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越是中国三国时期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交界处附近山区生活的部族人群统称。[1]姓名與漢族相同,無斷髮文身習俗。[2][3]

山越相傳是百越人的一支,[4]長年生活於山區,依山險而居。[5]三國時,孫吳立足江南,区內的山越反抗不斷,他們往往與各地的“宗部”聯合作戰,成為孫吳長期的內患。[6]袁术一度想借助山越的力量阻止孙吳,反為孫策所破。自建安五年起,孫權派遣將領周瑜、潘濬、呂蒙、潘璋、黃蓋等多次對山越用兵。在鎮撫山越後,往往擄掠大量的人口,用以補充兵源,剩下的部分成為編戶,即“強者為兵,羸者補戶 ”。[7]建安八年(203年),孫權西征黃祖之際,山越趁機復起,嚴重威脅孫吳後方,迫使孫權撤兵。[8]建安十三年(208年),吳將賀齊討伐丹陽地區的山越,“凡斬首七千”。嘉禾三年(234年),以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諸葛恪使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围山三年,使山越降伏,得四万壮丁加入军队,六万百姓从事农业生产。
东晋后山越人转为其他名称,再无记载。
Remove ads
注釋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