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岑耀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岑耀信
Remove ads

岑耀信勳爵(英語:Jonathan Philip Chadwick Sumption, Lord Sumption,1948年12月9日)是一位英国法官和中世纪历史学家[1]

事实速览 英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提名 ...
Remove ads

司法生涯

岑耀信1948年出生於英國倫敦,1970年畢業於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專攻中世紀歷史。1971至1975年間為莫德林學院院士。其後他進入法律界,在1975年於內殿律師學院獲認許為大律師後,開始私人執業,主要從事商業法和公法。

1986年,岑耀信獲得御用大律師資格,並於1992年獲委任為英格蘭及威爾斯高等法院暫委法官,1993至2001年間擔任英國皇室法庭特委法官,亦於1995年至2011年出任澤西根西上訴法院法官。

2012年,岑耀信獲委任為英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是最高法院自2009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以大律師身份直接獲委任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並於2018年因他年屆七十而退休。[2]

2019年12月18日,岑耀信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3]

2022年3月31日 ,英國最高法院正副院長韋彥德賀知義宣佈請辭香港終審法院法官後,岑耀信等五名英國非常任法官在明報發表聲明表示將留任終審法院,指出在香港的關鍵時刻會支持法庭維護法治。[4]

2024年6月6日,岑耀信與另一位英籍非常任法官郝廉思英语Lawrence Collins, Baron Collins of Mapesbury勳爵一同請辭。[5]

Remove ads

歷史研究

岑耀信在從事法律的同時,亦繼續在莫德林學院的歷史研究,期間出版了多部關於歐洲中世紀、英法百年戰爭的著作。

2024年4月,岑耀信獲選莫德林學院榮譽院士。[2]

主要著作

岑耀信主要作品有《百年战争五部曲》(The Hundred Years War),包括《战争的试炼》(Trial by Battle)、《烈火的审判》(Trial by Fire)、《分裂的王朝》(Divided Houses)、《受诅咒的国王》(Cursed Kings)、《勝利與幻象》(Triumph and Illusion)。前兩部著作《战争的试炼》《烈火的审判》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丛书推出簡體中文翻譯版。[6]

觀點

2021年3月18日,岑耀信在英國《泰晤士報》發表社評文章《英國應避免破壞香港的司法制度》(Britain should avoid undermining the Hong Kong judiciary)指出,在港區《國安法》頒佈後,英國政府鼓動英籍法官撤離、針對香港司法機構開展政治杯葛,他認為這是混淆「民主」與「法治」,他認為香港常設司法機構致力維護司法獨立和法治,中國和香港政府沒有干預司法獨立。[7]

2024年6月10日,在辭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後,岑耀信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題爲「香港法治岌岌可危」的觀點文章,稱「香港法治處於危險之中」(The rule of law in Hong Kong is in grave danger)。[8]他表示「香港曾經充滿活力,而且政治上多元化,但正在慢慢步入成為極權社會;只要是政府強烈關注的領域,其法治都會受到嚴重損害」;他指出《港區國安法》及英治時期建立的煽動叛亂相關條文,嚴重限制法官作出決定的自由,而且,「如果中國方面不喜歡香港法院的判決,可以透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去推翻」,「不斷有聲音要求司法要『愛國』,本地的法官如要逆流而上需要非凡勇氣。與海外法官不同,他們無處可去」;《基本法》和《港區國安法》保障言論和集會自由流于表面;高等法院在民主派初選相關的香港47人案的裁決,在法律上站不住腳等。[9]其後香港特區政府於翌日凌晨發表聲明反駁[10][11]港澳辦國安公署中聯辦等中央政府機構亦先後發聲明譴責岑耀信。[12][13][14][15]

Remove ads

其他

2015年,《衛報》的一篇專訪把岑耀信譽為「英國的大腦」。他會講流利的英語法語意大利語,會讀西班牙文荷蘭文葡文加泰隆尼亞文拉丁文,以及少量希臘文德語則仍在學習。[16]

岑耀信愛聽歌劇,亦是皇家音樂學院理事以及英格蘭國家歌劇團英语English National Opera總監。[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