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崔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崔逸(?—496年),原名景隽魏孝文帝元宏赐名,改字景隽[1]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北魏武邑郡太守、平东将军、定州刺史、饶阳恭侯崔辩的长子,北魏官员。

生平

崔逸耿直严正有高尚的风操,喜好古代的事物涉猎广泛,以通晓经学、品德端正而被征召为中书博士,历任侍御史主文中散太和十六年(492年),崔逸受到魏孝文帝的命令接待齐武帝萧赜的使者萧琛范云,魏孝文帝给他赐名为。崔逸后担任员外散骑侍郎,与著作郎韩显宗[2]参酌商定朝廷的礼仪[3][4],非常受魏孝文帝的赏识。太和十八年十一月甲申(494年12月26日),魏孝文帝经过比干墓,亲自为比干撰写吊文,崔逸也作为82名随祭官之一跟随参与了这次巡视,当时的题名为“员外散骑侍郎、臣博陵郡崔逸”,在所有82名随祭官中排在第70位[5]。崔逸后升任国子博士。每次有朝廷之事,崔逸常常被魏孝文帝下诏单独进宫。北魏的国子博士特旨召见,就是从崔逸开始。崔逸后转任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太和二十年(496年),崔逸去世[6][7],朝廷哀伤惋惜,赠予他原本的官职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8][9]

其他

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一月己卯,魏孝文帝说:“我们的国家常常用击鼓的声音召集众人。《周易》说夏至、秋至这两天,商旅不出门,君王不视察诸侯,以符合阴阳动静的意义。现在如果照旧鸣鼓召集众人,不是违背了这种息鼓的规定吗?”员外郎崔逸说:“臣检视《周礼》,祭祀之日,击鼓鸣锣,八方齐奏,仍然不妨碍阴阳。所以私下认为以鼓声召集众人,无妨古义。”[10]

家族

祖父母

父母

兄弟姐妹

  • 崔宾媛,嫁北魏南赵郡太守李叔胤[1]
  • 崔模,北魏太尉府从事中郎、定州大中正[1]
  • 崔楷,北魏尚书左丞[1]
  • 崔兰宾,嫁北魏高阳王咨议参军范阳卢洪[1]
  • 崔叔兰,嫁北魏尚书、车骑大将军、瀛洲刺史河间邢峦[1]
  • 崔芷兰,嫁李叔胤堂弟北魏武卫将军、给事黄门侍郎、赵郡内史李冯[1]

夫人

子女

  • 崔徽华,嫁北魏建威将军、尚书右主客郎中、忠孝惠侯李翼[6]
  • 崔巨伦,北魏代理西兖州刺史、光禄大夫、渔阳县开国男

通婚关系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