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已開發國家
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已開發國家(英語:Developed country,又稱已开发国家、先进国、工業化国家、高所得国家[3][4]),指相对于其他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而言,具有较高生活水準、发达经济和先进技术基础设施的主权国家。最常见的评价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均GDP、人均收入、组织动员能力、工业化水平、广泛的基础设施数量與一般生活水平。[5]



- 極高
- 高
- 中
- 低
- 沒有數據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更先进的后工业经济,亦即服務業(第三產業)比工業(第二產業)創造更大的社會財富。該點與发展中国家形成对比,后者通常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甚至是前工业化或仍然是农业化的国家,其中一些国家可能被定義為最不发达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截至2015年,发达经济体占全球名義GDP的60.8%,若按购买力平价(PPP)計算,則為42.9%。[6]
Remove ads
定义与标准
目前國際上對發達國家的定義依然存在爭議,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認為,人均名义GDP(以2021年為例)達20,000美元可做為一個最基础的門檻——與美國於1960年代的發展水平類似。[7]
其他對於發達國家的定義中,经济标准佔主导地位,當中又包含兩個次標準:一為人均收入,即發達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通常較高;二為工业化:即發達國家的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通常是其境內的主導產業。
同時,近年來亦越發流行使用人类发展指数作為衡量標準,該指數主要結合一國的人均收入、預期壽命及受教育水平三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賦分。按照該標準,發達國家即人類發展指數達「極高」的國家。然而,該指數仍然有不足之處,如人均净财富、貨品相對質量、产业及服务的多元化程度以及政治体制的成熟度沒有被納為賦分項。正因如此,部分發達國家(如七國集團)的人類發展指數國際排名可能會偏低。[8][9]
根据联合国统计司的说法。
在联合国系统内,没有指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既定公约。[10]
而且它也指出:
指定「发达」和「发展中」是为了统计上的方便,不一定表示对某一国家或地区在发展进程中所达到的阶段的判断。[10]
至于国际上公认的“发达国家”,一般即等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发达经济体(advanced economies),这些经济体不仅拥有极高的人均收入,而且拥有相当高的工业化水平(即国民收入主要依赖于第二、三、四、五产业,而非某些特定自然资源),并且其在社会发展程度(包括教育、医疗、就业、平等权利、政治权利等方面)亦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则并没有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并允许其成员国自己决定宣称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例如,特朗普就曾指责新加坡自称“发展中国家”[11]。
Remove ads
与发达国家概念相关的术语包括 「先进国家」、「工业化国家」、「较发达国家」(MDC)、「经济较发达的国家」(MEDC)、「全球北方国家」、「第一世界国家」和 「后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这个词可能有些含糊,因为工业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难定义。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英国,其次是比利时。后来它进一步扩散到德国、美国、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然而,根据一些经济学家,如杰弗里·萨克斯的观点,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鸿沟主要是20世纪的现象。[12]
马瑟斯·瓦克尔纳格尔将国家的二元标签称为「既不是描述性的,也不是解释性的。它只是对GDP迷信的一种不经意和具有破坏性的认可。在现实中,不存在两种类型的国家,而是有200多个不同的国家,它们都面临着相同的自然法则,但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特点」。[13]
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国家名单
综合世界银行[2][14]、國際貨幣基金组织[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机构發布的资料來看,已開發國家/地区有以下這些[15]:
Remove ads
下表列出若干發達國家之參考指標,不同指標的可靠性程度不一,部分指標僅包含國家,另外部分指標以經濟體為單位。經濟標準中的人均GDP指標并未納入下表,其排名請參見該條目。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