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里加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里加斯(藏語:པ་ལི་ཅ་སི,藏语拼音:pa li ca si)或碟穆綽克地區(Dêmqog),[1]是中国和印度在西段边界上的一块争议领土,面积约1,900平方公里,包括基古纳鲁河、乌木隆、典角村、果洛等地区。现印度控制巴里加斯西南角即狮泉河-典角曲-尼隆河以西約400平方公里。中国方面认为该区域位于传统习惯线中方一侧,属于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的一部分。印度方面一般以碟木绰克扇形区(英語:Demchok sector)为该地区代称,认定其属拉达克(原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列城县的一部分。

历史
中国所称的“巴里加斯”(Parigas)得名于该地一个不起眼的露营地,按照藏语翻译而来,被拉达克人称为“Silungle”,拉达克语的惯例是根据营地所在的溪流来命名营地,Silungle(32.768°N 79.359°E)位于从西侧与印度河汇合的Silung河岸边。[2][3]
按照英属印度和印度自治领时期的地图,双方分界线沿印度河,[4]而中国的主权主张线沿着山脊顶部延伸。该地原有一个名为“碟穆綽克”的临时定居点,但后来被当地羌塘游牧民(Changpa)放弃。1955年5月,印军进入占驻典角曲东岸的巴里加斯。同年10月4日中国边境工作组人员抵巴里加斯。印军于当年撤回。1956年,印军设卡于巴里加斯以南,典角曲西岸,与1954年进驻的中国边防分队隔典角曲相对峙,双方相距600米。[5][6]
Remove ads
居民点
主要居民点为印方控制的碟木绰克村和中方控制的典角村。
地图
-
1863年拉达克地图,巴里加斯位于拉达克一侧。
-
克什米尔边界在1888年印度勘探局绘制的印度地图中,虚线所示的未定义边界,从马鲁毕庭峰、叶尔羌河、Mazar(麻扎村)、Aktagh(阿克塔)到Karakunlun Shan (喀拉昆仑山)35.28312°N 80.261863°E。Demchok(典角村)在图下方,位于传统习惯线中方一侧。
-
1909年地图,巴里加斯位于传统习惯线中方一侧。
-
1946年英国旅行者绘制的拉达克地图[4],包括碟木绰克扇形区。
-
1954年印度政治地图,当时印度认定该地的分界线在印度河上游(狮泉河)上。
-
1954年地图,巴里加斯位于传统习惯线中方一侧。
参考来源
參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