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慶親王內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慶親王內閣組建於清朝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解散於同年九月廿六(1911年11月16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現代內閣,由慶親王奕劻組閣。

事实速览 庆亲王内阁, 建立日期 ...

當年隆裕太后宣布廢除軍機處,實行內閣制,任命內閣總理大臣和諸大臣;然而由於內閣成員共13人,9人為滿蒙貴族,其中7人為皇族,因此被譏諷為「皇族內閣」,違反「滿漢一體」。

慶親王內閣成立之日暨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隆裕還頒佈了《內閣官制》和《內閣辦事暫行章程》。由於慶親王內閣為中國歷史上之始創,所以清政府宣稱為慎重起見,未實行新《內閣官制》,僅是根據《內閣辦事暫行章程》成立。而軍事上的所有問題也不由內閣總理大臣負責,而是由軍諮府大臣載濤負責。

Remove ads

內閣成員

本次内閣全體閣員如下。無說明者均為1911年5月8日(宣統三年四月初十)任命,11月1日(宣統三年九月十一日)解任:

内閣總理大臣、內閣協理大臣及各部大臣具體情況如下:

更多信息 職位, 姓名 ...
Remove ads

内阁属官

宣统三年五月廿七日(1911年6月23日)清廷批准了内阁属官名单如下:

Remove ads

影響

「皇族內閣」的組成,使部分立憲派和社會輿論倍感失望,認為隆裕太后無意立憲,部分人倒向革命陣營。這屆內閣在辛亥革命浪潮中迅速倒臺,被袁世凱內閣取代。

清政府方面,當時的內閣學士李家駒指出:

  1. 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宪法性质的《钦定宪法大纲》并没有规定皇族不能组织内阁;
  2. 大日本帝國憲法》也没有类似规定(李家驹曾充驻日公使和出使日本考察宪政大臣);
  3. 奕劻内阁只是暂行阁制,具有过渡性质[4]

中國歷史學博士李细珠指出,与其说奕勘内阁是因皇族亲贵太多,不如说是因清朝皇族亲贵为满族,满汉矛盾才是问题的焦点[4]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