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庚寅之劫

1650年清朝軍隊在廣州對平民的屠殺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庚寅之劫,指1650年(顺治七年,南明永曆四年,即中国农历庚寅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清朝軍队在广州的一次对平民大屠杀事件。死者約數萬,在8,000至70,000人之間。

过程

顺治六年(1649年),尚可喜獲满清册封为「平南王」,此后便受命带领清兵南征广东。次年二月,清军攻至广州城下,开始了长达十个月的围城攻坚[1]。到了至十一月,当年公历11月24日,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指挥的清军(汉军镶蓝旗)在围困进攻近十个月后,经过艰难的战斗,包括筑垒相逼,以楼车攻城,及动用荷兰炮手,终于攻破广州城,随后对据城死守的广州居民进行了长达十天的大屠杀[2]

记载

  •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記載:「繼茂與可喜攻下廣州,怒其民力守,盡殲其丁壯。」
  • 黄佛颐的《广州城坊志》引用清人方恒泰《橡坪詩話》的記載:“城前后左右四十里,尽行屠戮,死者六十余万人。相傳城中人士竄伏六脉渠約六七千人,適天雨,瀆溺幾盡,其所存僅二人,雙門底劉中山其一也。”“止有七人躲入大南门瓮城关帝庙神像腹中,得免诛戮。”[3]
  •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韃靼戰紀》描述广州大屠杀:「大屠杀从11月24日一直进行到12月5日。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残酷地杀死,他们不说别的,只说:『杀!杀死这些反叛的蛮子。』……最後,他們在12月6日發出佈告,宣佈封刀。除去攻城期間死掉之人以外,他們已經屠殺了十萬人。」[4]
  • 荷兰使臣约翰·纽霍夫在《An embassy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记述:「鞑靼全军入城之后,全城顿时是一片凄惨景象,每个士兵开始破坏,抢走—切可以到手的东西;妇女、儿童和老人哭声震天;从11月26日到12月15日,各处街道所听到的,全是拷打、杀戮反叛蛮子的声音;全城到处是哀号、屠杀、劫掠……在冬月的六日,总督及清军统帅下令,即日起不得再从事如此残酷的杀戮。我得到确切的消息,18天内,被鞑靼人残忍屠杀的,在八千人以上」。[5]
  • 罗一星(廈門大學博士,治明清經濟史):「当时南明官兵被杀六千余人,而无辜死难的广民却达几万,这在广州历史上确实是空前的。“血洗十八甫”的传说,就是广民对这段悲惨历史的可怖回亿。」[6]
  • 「尸体在东门外焚烧了好幾天,直至19世纪,仍可看见一座积结成块的骨灰堆」。[7]
  • 顧誠《南明史》描述道:顺治七年尚可喜、耿继茂“再破广州,屠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浮屠真修曾受紫衣之赐,号紫衣僧者,募役购薪聚胔于东门外焚之,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番禺县人王鸣雷写了一篇声泪俱下的祭文,摘录一段以见当日情状: ..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便房已朽,项门未枯。欲夺其妻,先杀其夫;男多于女,野火模糊。羸老就戮,少者为奴;老多于少,野火辘轳。五行共尽,无智无愚,无贵无贱,同为一区。.. 广东著名文人邝露就是在这次屠城中遇难的。[8]
Remove ads

死亡統計

  • 荷兰使臣约翰·纽霍夫在《An embassy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记述:「我得到确切的消息,18天内,被鞑靼人残忍屠杀的,在八千人以上」。[5]
  • 美國漢學家魏斐德在1985年著作《洪業——清朝開國史》指最多7萬人被殺。[9]
  •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韃靼戰紀》指「十萬人」。[4]Christopher Duffy在1979年著作《攻城戰:1494-1660年的堡壘》採納「十萬」一說。[10]
  • 罗一星(廈門大學博士,治明清經濟史)指出「广州屠城后不久,两县合共减少45,901人,这与死者几万的记载大致相符」(註:广州城分归南海和番禺管辖,南海縣崇禎15年114,351人,順治14年92,047人;番禺縣崇禎15年62,795人,順治14年39,208人;廣州大屠殺發生於順治7年)。[6]
  • 廣州日報記者金叶2008年寫道:“清顺治六年十月,满清大军抵达广州,围困城池长达10个月,最终攻下城池,平南王尚可喜率清军攻陷广州之后,屠城十日,尸横遍地。广州城当时人口大约40万,死难者约五分之一。”[11]
  • 同治《番禺县志》说“可喜等屠城,死者七十万人,民居遂空。”。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宗教志》援引此說法,「清顺治七年(1650),清军攻广州,死难70万人。在东郊乌龙冈,真修和尚雇人收拾尸骸,‘聚而殓之,埋其余烬’,合葬立碑。」[12]「七十萬」說法一般未獲採納,例如罗一星(廈門大學博士,治明清經濟史)指出「当时广州究竟死难了多少人?据现有材料,有两说:[同治年間]《番禺县志》说“可喜等屠城,死者七十万人,民居遂空。”;亲厉其变的李一奇说:“人民死至几万”。“七十万人”之说显然不可信。因为明末广州府十三县人口总共才40万人。南、番两县人口合共才17万余人。广州一城何来“七十万人”?笔者认为“死至几万”的记载较为可靠。」[6]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