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
Remove ads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primary hyperaldosteronism[1])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2]),又稱康氏症(Conn's syndrome),是腎上腺醛固酮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等等),造成继发性腎素被抑制,产生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和碱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3][4]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为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通常症狀不嚴重[5]。大多數人會引起高血壓,導致視力模糊或頭痛[5][6]。偶爾還會有肌肉無力、痙攣、刺痛感,及過量排尿等現象[5]。本疾病的併發症包含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肌梗死腎功能衰竭心律不整等等[7][8]

本疾病最早是於1955年由美國內分泌學者傑洛姆·W·康恩英语Jerome W. Conn所描述,因此又稱為康氏症[9][10]

Remove ads

病因

可引起原發性高醛固酮症英语hyperaldosteronism的原因很多。約66%的病患是由於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33%則由於腎上腺腺瘤英语adrenal adenoma而造成醛固酮分泌過多[5]。其他較罕見的原因則包含腎上腺癌英语adrenal cancer及遺傳性的家族性高醛固酮症英语familial hyperaldosteronism[11]。有些指引建議對於高風險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篩檢,有些則認為所有高血壓患者都應該接受篩檢[7]

筛查与确诊

筛查方式通常利用血浆醛固酮浓度(PAC)与肾素活性(PRA)之比(醛固酮和腎素的濃度比值英语aldosterone-to-renin ratio,ARR)。确诊则推荐使用:氟氢可的松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或口服高钠饮食[12]。分型一般使用肾上腺静脉采血(adrenal venous sampling, AVS)[13]。但是,研究发现这些筛查或诊断步骤均存在不足[14]

雖然文獻中常提到本疾病會合併低鉀血症,然而其實只有四分之一的病患會有此一表徵。如要找出潛藏原因則可以輔以醫學影像協助診斷[5]

治疗

腺瘤部分可以利用手術切除[5]。若單側腎上腺異常腫大,也可以手術移除其中一個[8]。如果是雙側腫大,則一般給予如螺内酯迎甦心英语eplerenone抗鹽皮質激素藥物[5]。另外也需合併給予其他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並建議低鹽飲食英语low salt diet[5][8]。有些家族性高醛固酮症可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5]

流行病学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的患者大約佔了高血壓患者的1成[5],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常在30歲至50歲間的人們發病[1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