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

上海市一条主要途经沪青平公路、延安西路、延安中路、延安东路的中等运量准快速公交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
Remove ads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条准快速公交系统[註 1],使用无轨电车运营。该系统西起申昆路枢纽站,东至延安东路外滩,主要途经沪青平公路与延安路,是上海浦西地区一条东西横贯的地面公交走廊。系统线路总长17.5 km,设站25组,另有1个下客点和1个停车场。

事实速览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 概覽 ...
Remove ads
Remove ads

规划和研究

上海市是全国最早开始研究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2002年,上海市政府颁布实施《上海城市交通白皮书》,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白皮书》进一步指出,在“继续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地面公共交通的建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由于上海市大量建设轨道交通,中运量公共交通的研究、规划陷入停滞[4]

2012年,上海重启了对延安路中运量线路的研究。最初,有关部门委托相关单位进行先期研究时,曾收到现代有轨电车方案[5][6]而未实施。后来,BRT方案[7]被采纳、实施,并进一步改进为无轨电车加路中专用道的设计方案。

建设与发展

Thumb
延安路中运量系统工程:在建外环路站及其天桥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工程于2016年6月25日开工,由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总院和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进行EPC总承包[8]

Thumb
一辆71路的ZK5180A型电车,行驶于延安西路上江苏路附近

该路线设计为无轨电车线路,接触网区间(吴宝路站至成都北路站)约占全线的80 %,在主干道路内侧第一条车道使用24小时独立路权,在路口设置了专用信号灯。多数站点设置在道路中央,平均站距730米[8]

该系统于2017年2月1日开始试运营[9]

2017年5月,运营企业表示,正在研究试点双开门公交驶入专用道的可行性,以便沿线居民无缝接驳中运量系统,有望在年内推行[10]。届时,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专用道将不再是71路独占,而由多条线路共享。

2017年6月,运营企业表示,将新辟申昆路枢纽至虹桥枢纽的短驳环线,缓解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虹桥火车站的客流疏散压力[11]

2017年8月,有关部门表示,未来的中运量系统将形成主线、支线、接驳线组成的配套系统。其中“主线”即71路;“支线”是指能与71路中运量同站换乘的其他公交线(1250路1251路),将采用“双开门”巴士;“接驳线”就是835路[12]

Remove ads

线路运营

主线

该线路上第一条公交线路——71路,于2017年2月1日清晨4点30分由申昆路枢纽站始发,开始对公众试运营[9]

试运行期间安排全程车和至黄陂北路的区间车。全程车高峰间隔4分、低谷间隔8分;区间车高峰间隔5分、低谷间隔10分。全程、区间线隔班交替运营,可以实现高峰期小于3分钟的平均间隔。

支线

Thumb
两辆宇通ZK6125BEVG25型电动客车并排排列于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凯旋路站。左侧为1251路,右侧靠站者为1250路。

早在2017年6月20日,巴士公交便开始公开招标,试图购买16辆纯电动双开门接驳车辆[13],但出现了流标[14],最后采用单一来源谈判方式,决定继续采购宇通牌纯电动客车,型号为ZK6125BEVG25[2]

2017年5月,巴士公交表示,该支线线路估计要到10月左右开通,并挑选一条线路进行和71路同站换乘试点。双开门的车辆在主干道上是左边开门,在次干道上则是右边开门[12][15]。2017年12月,巴士集团确定支线线路为上海公交1250路1251路,双开门车辆将于是年十二月投入上述线路的运营,并与中运量系统正式对接。这批车辆也是上海公交史上首次投入实际运营的双开门车辆。[16]

  • 上海公交1250路(原名上海公交71路):缩线于2017年1月28日(但是和原71路共存到2017年1月31日晚间,以实现线路编号的平稳过渡)[9]。目前运行于天山路一线,和上海公交190路高度复线。运营企业为巴士三公司(原巴士四汽)。
  • 上海公交1251路(原名上海公交127路):经过2016年7月[17]和2017年1月28日[9]两次缩线,目前该线路接驳仙霞路茅台路一线[9]。运营企业为巴士三公司(原巴士四汽)。
  • 上海公交71路T2线: 为接驳虹桥机场T2航站楼开通的线路,原先还经过虹桥火车站;2017年9月8日以835路名义开通,2019年10月更名[18],运营企业为巴士三公司[19]
  • 上海公交748路:接驳上海动物园、吴家巷、七宝镇、中华村、 12号线七莘路站九亭镇;2017年2月1日起缩线[9]。运营企业为巴士四公司(其原本属于巴士六汽(原强生公司,今巴士四公司)和强生公司)。
Remove ads

换乘接驳线路

下列线路为系统内换乘接驳线路,仅列出城区常规日间线路

主线站点设置

Thumb
系统地图
更多信息 站名[21], 图片 ...
Remove ads

运营

专用车道、专用交通信号

Thumb
一辆71路区间车行驶于中运量专用道

线路在七莘路—浙江路之间行驶于路中的全天候专用道,其他路段与社会车辆混行[8]

Thumb
延安路中运量系统工程信号优先范例(浙江路口),目前为数不多能保留该措施的路口。专用信号灯提前转绿,让巴士先行。

该线路使用专用信号灯,传感器检测到车辆进入路口后,会增长绿灯时间、缩短红灯时间,加快运营效率[8]

站台设施

Thumb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虹井路南侧进站指引牌,引导乘客通过斑马线进站乘车

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所有站点都配备低站台门,可以随车辆车门开闭自动控制,此外亦可通过司机端和站台保安端遥控器控制站台门开关。

目前,所有站点不设闸机与售票点。除延安东路外滩站、河南中路站与申昆路枢纽站外,所有站点都位于道路中央。延安路路段站点为岛式站台,双向站台门相对而设而有所错开;沪青平公路上的站点为岛式站台,双向站台错开:外滩方向在路口西侧,申昆路方向在路口西侧。各个站点附近均设置了引导指示牌,表明该站点应通过天桥或人行横道进入站点。

目前,所有71路、71路区间配车左侧开门;支线均为双向开门车辆。此外,车辆上还设置了客流探头,可实时监测车厢客流情况,并通过站台屏幕提示该车的拥挤程度[24]

评价

Thumb
上海127路缩线通告,上有乘客手书曰“坚决反对”
Thumb
在外滩非专用道路段,中运量巴士“举步维艰”

中运量公交系统尚在建设时,作为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有关部门开始调整相关公交线网[25],缩线并裁撤925路、936路、原71路(双流路天山路—延安东路中山东一路)和127路(水城路仙霞路—延安东路江西中路);合并911和911区间[26]。由于925路、936路[27]、127路[28]等曾多次列入撤销、缩线、合并的计划表,这些调整中有一部分引发市民不满,例如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的电话曾被近300名市民呼入,反对127路缩线,127路暂缓撤销[29]此外,有市民因此向巴士或巴士站张贴“大字报”或涂抹张贴在公共区域的有关通告文书等以表不满。[來源請求]

延安路中运量系统运营后,客流稳步增长,主管单位上海市交通委表示,经过运营单位的优化,71路总体运营情况良好,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预期[30][31]。开通当日,据新民报社报道,当71路巴士开往延安东路外滩站时,从剑河路往后的站点,乘客只能挤得上来一两位,又因为下车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出现了排队的现象;而车厢内的拥挤情况,一直持续到终点站外滩[32]

运营伊始,系统运行速度问题也不及预期,且独立路权也时常受到违规行人、非机动车及机动车的干扰[33],部分仅通过天桥与道路两侧人行道连接的站点缺乏无障碍设施。[34]此外,信号优先系统也因为响应率低,影响运行速度[35],被批“有名无实”,线路工作日客流也大为减少[36]

同时,该系统与相邻新辟接驳线路换乘站点并非同站,因而导致换乘步行距离较长。原本依靠925路直接前往中心城区的航华新村居民在系统开通后出行不便。开通当日便有来自航华街道的一位青年乘客向新民晚报记者表示:“平时在航华新村坐925,公交就在小区门口,现在只能换一辆车换中运量。建议开辟免费接驳车进小区,既可以省去换乘费用,也可以更加方便。”[32]

2017年5月,该公交系统的设计和EPC总承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表示,在3个月的试运营期间,工作日期间71路客流稳定在4万以上,高峰日客流接近5万;早晚高峰平均时速达到每小时18公里以上。试运营初期的单程开行时间为80分钟,目前提速在60分钟左右。71路车速逐步加快,班次准点,“获得较多市民的认可”[37],达到设计初期运营目标。而据新闻晨报报导,71路及其区间车工作日日均客流已达5.4万人次,居全上海市市公交线第一[38]

2018年2月10日,上海电视台驻长宁记者采访上海公交57路乘客,发现中运量开通后因线路对龙柏新村居民而言较为不便,且速度优势不明显,故57路的客流反而有所上升。[39]

虽然71路及其支线均不是24小时运营,但是延安路上的专用道却是24小时禁止社会车辆通行,遇延安路高架深夜封闭养护时经常造成延安路地面道路拥堵严重[40]

Remove ads

注释

參考資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