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建生 (選區)
香港屯門區區議員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建生(英語:Kin Sang,代號:L26)是香港屯門區議會轄下的選區,1991年設立,2023年取消,末任區議員為前朱凱廸新西團隊成員羅佩麗。
範圍
選區位於屯門西北部,以青田路、震寰路及鳴琴路為界,包括建生邨、兆軒苑及周邊海麗花園、寶怡花園、盈豐園、珀御以及豐連等屋苑[1],以建生邨人口較多,故此從而得名。與其相連的選區有景興、興澤、兆康、寶田及田景。投票站設於建生社區會堂,禁止拉票區以良運街、建生邨樂生樓、裕生樓及建生輕鐵站為界,包括巴士總站、露天廣場及依附輕鐵路軌一段有蓋行人路[4]。
選民人口
沿革
建生選區首次出現於1991年區議會選舉,當時範圍包括1989至1991年入伙的建生邨、兆軒苑和澤豐花園[12] ,選民人數共有3,573人。議席由港同盟成員宋景輝與獨立候選人唐錫平競逐,投票人數有1,760人,投票率為49.3% 。結果宋以1,102票擊敗取得651票的唐錫平勝出 [13] 。
1994年區議會選舉,時任港督彭定康提出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改行單議席單票制,各區議會選區因應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澤豐花園改劃至新設的澤興選區,建生選區則改為以震寰路、鳴琴路及青田路為界,形成現有模樣[14] 。宋景輝以一二三民主聯盟成員身份競逐連任,同時民協成員莊志文及新界西居民聯會成員林志忠角逐議席,結果宋以1,689票當選連任[15]。
1999年區議會選舉,宋景輝繼續以一二三民主聯盟成員身份競逐連任,另一候選人為民建聯成員鄧玉蘭,結果宋以2,279票,大勝鄧近一千二百票成功連任[16]。因應一二三民主聯盟於2000年解散,宋景輝於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改以屯門民主陣線身份參選。結果宋以1,520票,不敵民建聯候選人陳文華的2,550票而落敗[17]。對比當時民主派多區當選,宋景輝成為少數敗選的民主派候選人。
2007年區議會選舉,陳文華與公民黨成員胡可仁競逐本區議席,最後陳以2,587票大勝胡可仁1,352票連任[18]。
2011年區議會選舉,公民黨改派李錦添由毗鄰的寶田選區轉到本區競逐議席,結果陳以超過七成得票當選[19] 。
2015年區議會選舉,獨立民主派候選人林梓晴(綽號「日青」)以傘兵姿態[20],於提名期內空降參選,與陳文華爭奪議席。結果陳以六成五得票擊敗林梓晴勝出[21] 。
2019年區議會選舉,朱凱廸新西團隊成員羅佩麗以4,730票擊敗僅獲3,096票、爭取四度連任的民建聯區議員陳文華[22],代表該選區自2003年之後,再次由民主派人士當選。2021年5月20日,朱凱廸新西團隊在其社交專頁宣布解散,羅以獨立民主派身份於區內繼續活躍。2021年7月,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羅佩麗宣佈辭去區議員職務。
歷屆議員
歷屆選舉結果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