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人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人駿
Remove ads

張人駿(1846年2月24日—1927年2月8日)[1],字健庵,改字千里,取“人中骏马,驰骋千里”之意,号安圃,晚号湛存居士直隶遵化丰润县(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大齐坨村人,中國清朝末年政治人物。

事实速览 张人骏, 籍貫 ...
Thumb

生平

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館编修。歷任給事中、監察御史。光緒中葉,任廣西桂平鹽道,歷升廣西、廣東、山東布政使,漕运总督、山东巡抚、廣西巡撫等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接替岑春煊擔任兩廣總督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调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響應,一向仇視革命黨人的張人駿及張勳頑強抵抗,最終未能守住江寧。12月1日,江浙联军攻城时,張人駿坐在篮子里缒下城墙,逃進停泊於下关的日本軍艦,逃往上海,以遺老自居。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天津逝世,卒年82岁。 遺疏入,頒御書「忠貞清亮」匾額,賜祭一壇,予諡文貞[2]

歷任陸軍部尚書兼都察院御史,兩江總督兩廣總督兼管巡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河南巡撫兼理提督,山西巡撫兼理提督,廣東巡撫,山東巡撫兼理提督,漕運總督,山東布政使,廣東布政使,廣東按察使,廣西桂平梧鹽法道,截取記以繁缺道員用,戶科給事中,掌廣西道監察御史,湖廣道監察御史,江南道監察御史,翰林院編修,庶吉士;歷署山西巡撫兼理提督,廣東布政使,廣西布政使,廣西按察使,兵科給事中,吏科給事中,掌四川道監察御史,山東道監察御史;歷充南洋大臣,會辦鹽務大臣,南洋勸業會正會長,暫管粵海關稅務;光緒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併科會試知貢舉,癸卯科河南鄉試監臨,丙戍科會試同考官,壬午科四川鄉試副考官,國史館協修。

Remove ads

家庭

張人駿是晚清名臣張佩綸的堂侄。与袁世凯为儿女亲家,其子娶袁世凯长女为妻。其堂侄女爲著名作家張愛玲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