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孝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孝秀(481年—522年),字文逸,南陽郡宛縣人[1][2],南北朝南梁士人。
張孝秀祖上徙居尋陽,曾祖父張須無、祖父張僧監和父親張希都是別駕從事。他身高六尺多,樣子俊俏,任州治中從事史,遇上刺史陳伯之造反,張孝秀和州內的士大夫打算襲擊陳伯之,被發現後就逃到盆水附近,有商人將他們安置在袋裡,輾轉到東林寺。陳伯之抓獲張孝秀的母親郭氏,用蠟灌殺她,張孝秀差遣妻妾到匡山修行學道,服喪後,建安王蕭偉徵召任職別駕,之後辭官在東林寺居住,有數十頃田地,部曲數百人,都讓他們耕田供給山上民眾糧食。遠近的人都仰慕張孝秀,很多人前來[1][2]。
張孝秀為人心胸開闊,不好奢華,經常冠穀皮巾,穿者蒲鞋,手執著櫚皮麈尾,食用寒食散,寒冬能在石上躺臥;他也多看不同書本,了解佛教典籍,擅長談論和隸書,各種技藝都懂得。普通三年(522年)他去世,虛歲四十二,其時室內有一股香氣,晉安王蕭綱得知後十分可惜,和劉慧斐寫下他守正清白的事蹟[3][4]。
Remove ads
引用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