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嵓(14世紀—15世紀),廷瞻、又字具瞻浙江紹興府上虞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張嵓是崑山教諭張九功之孫,永樂十二年舉人張居傑從弟,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癸卯科浙江鄉試舉人,授宣城教諭,教導諸生總言及朝廷命官立教,亦著重孝悌,秩滿後得工部尚書楊榮和南直巡撫周忱推薦遷當塗知縣[2],周忱寫詩送贈:「疎影橫斜出泮池,一氊清冷最相宜,彈琴却傍青山去,百里春回在此時。」他在當塗時勤政愛民,政事文翰優秀,縣內一切都修建一新,讓吏民悅服,任滿後軍民都赴臺請求保留,未得允許,因此為他賦詩贈行。

後來張嵓任南京監察御史景泰年間出為鎮江知府,他剛毅果斷有才幹,曾上奏舉報府內高樓被兵部占據,又請求遷地改造府學振興文風,因父母去世去任[3],服闋後調泉州知府,疏通市河、拆去僧舍充當社學,杖殺不法的豪強王大觀被查究,人民都稱他冤枉,得釋放後移任荊州知府[4],經過當塗時老人都前往謁拜,他在荊州時廉介而敢為,修繕學校、奬勵後進[5]天順八年(1464年)因遭湖廣巡撫王儉彈劾而致仕[6],死後入祀當塗名宦祠,著有《簡庵稿》[1][7][8]

Remove ads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