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悌 (東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悌(?—280年),字巨先襄陽郡(郡治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时期孫吳末代丞相

事实速览 張悌, 丞相 ...

生平

知名大任

张悌年輕時就很有名氣[1],曾受到過諸葛恪[2]的提拔,在孫休時期曾出任屯騎校尉。[3]

永安六年(263年,魏景元四年,蜀炎興元年),魏國大舉伐,當時許多吴國人都認為曹魏被司馬氏掌權以來叛亂不斷,已經氣數將盡,這次伐蜀必會失敗。張悌卻認為,司馬氏接連三代掌握魏國大權,已經成功地收服了人心,如今的魏國比以前更加強大,反而是蜀國已經走到了末路。魏國即使是這次伐蜀失利,回去重整軍備再來征討即可。吳國許多人都嘲笑他的想法,不久後,蜀國果然向魏國投降。[4]

以身殉義

元興元年(264年,魏咸熙元年)七月,吳主孫休病逝,由孫皓繼位。翌年十二月,司馬炎取代魏國,建立西晉,成為東吳的心腹大患。建衡元年(269年,晉泰始五年),吳國重臣左丞相陸凱身患重病,臨死前向孫皓推薦張悌、陸喜陸抗等人,希望孫皓予以重用。[5]几年后,張悌被升為軍師。張悌身擔重任之後,迎合當時的風氣,扶持包庇手下,被當時的輿論所諷刺。[6]

天紀三年(279年,晉泰始五年),張悌由軍師加封為丞相、山都侯,與何植、滕脩等人統管軍事。[7][8]不久後,晉武帝派司馬伷王渾杜預王濬等率軍二十餘萬人,兵分六路,大舉伐吳。[9]天紀四年(280年,晉泰始六年)正月,王渾軍向橫江(今安徽省和縣)進發,接連進克吳軍要塞。[10]張悌奉命與丹陽太守沈瑩,副軍師、右將軍諸葛靚,護軍孫震率領精兵兩三萬人前往迎戰。[11][12]

大軍進至牛渚(今安徽省當塗縣北),與王渾軍隔江相對。副將沈瑩料定長江上游的荊州必將失守,建議張悌固守於此,以逸待勞,等待晉國水軍到了後決一勝負,如果輕易出擊,一旦大敗,後果不堪設想。張悌則認為,如果等到晉國水軍從蜀地攻過來,吳軍一定軍心大亂,局面將難以收拾,不如趁現在渡江決戰,如果能贏便可率逆江而上,乘勝迎擊由蜀地而來的晉國水軍。[13]於是率軍渡江西進,在楊荷橋包圍了晉將張喬的七千兵馬,迫使張喬投降,取得首捷。副將諸葛靚建議張悌將降軍全部殺掉,免留後患,被張悌以“殺降不祥”拒絕。[14]

張悌安撫降軍之後繼續西進,在版橋與晉將張翰周浚結陣對峙。沈瑩率領以陷陣聞名的丹陽銳卒三次沖陣都未能攻破晉軍的陣型,退兵時出現破綻,被晉將薛勝蔣班趁機進攻,吳軍陣勢頓時土崩瓦解,先前的降將張喬趁亂在後方叛變,吳軍因此大敗,死傷慘重,張悌被晋参安东军事刘彪生擒,终与孫震、沈瑩全都被俘斩,傳首洛陽,僅諸葛靚逃歸。[15][16][17]

吳軍大敗,諸葛靚和五六百名士兵撤退,經過接張悌,張悌不肯撤退并說:“且天下之存亡總有定數,豈只我一個所知道,如今何故不自取而死呢?”。流淚對諸葛靚說:“在我還是兒童的時候,是閣下的丞相提拔,我經常擔心自己不能死得其所,辜負名賢的照顧。今我以身爲社稷殉國,又為什麼要逃走呢?不用牽着我了”。諸葛靚流淚放手,走了百餘步,已看到張悌被晉軍所殺。[18]張悌全軍覆沒後,吳國再也無力回天,不久後便向晉國投降。

人物

逸聞

  • 張悌手下有一個叫柳榮的人,隨軍過江時病死在船上,病死兩天以後,突然大叫“人縛軍師(即指張悌)!人縛軍師!”然後活了過來。有人問他是怎麼回事,他說他在北斗(道教傳統中掌管死亡)門下看見有人綁著張悌,感到非常能驚訝,不自覺的大聲問道:“為什麼抓張軍師!”於是就被人趕了回來。結果就在這一天,張悌戰死。柳榮一直到晉元帝時還在世。[19]

評價

  • 陸凱:“姚信樓玄賀邵、張悌、郭逴薛瑩滕脩及族弟,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楨幹,國家之良輔。”(《三國志·吳書·潘濬陸凱傳第十六》)
  • 《吴录》:“悌少知名,及处大任,希合时趣,将护左右,清论讥之。”
  • 《襄阳耆旧记·卷二》:“少有名理。”
  • 周礼:“颠危国祚势难支,江左全收大将旗。张悌死忠怀食禄,为臣到此是男儿。”
  • 羅貫中三国演义》:“杜预巴山见大旗,江东张悌死忠时。已拚王气南中尽,不忍偷生负所知。”
  • 成海應:“張悌迎晉師戰敗, 諸葛靚自往牽之, 悌曰, 我作兒童時, 便爲卿家丞相所拔, 常恐不得其死, 負名賢知顧, 今以身殉社稷, 復何遁耶. 遂死之. 卿家丞相, 卽孔明也. 賢者知顧之重, 乃如是者, 特以誠故也. 如沈瑩之策, 不得其理者也, 王濬之師遽至, 與周浚合攻之, 尤何以禦之. 巨先之恐君臣俱降, 無一人死難者, 不亦烈乎. 吳錄以爲巨先處大任, 希合時趣, 將護左右, 淸論譏之. 此誠誤矣. 巨先受任於危亂之際, 知其必敗, 姑欲彌縫之耳. 豈其節若彼而乃希合時趣者哉.”(『硏經齋全集續集』 10冊, 史論, 張悌)
Remove ads

藝術形象

  • 三國演義》中,張悌於第一百二十回登場,其事蹟大體和歷史相符合。小說中提有贊詩一首:杜預巴山建大旗,江東張悌死忠時。已拼王氣南中盡,不忍偷生負所知。[20]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