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炳良
香港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炳良,GBS,JP(英語:Anthony Cheung Bing-leung,綽號張良[6],1952年11月17日—),前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香港教育學院前任校長、前香港立法局議員,現為香港教育大學研究講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學部客座教授。[7]
Remove ads
背景
張炳良1952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畢業於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與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為同級同學[8]。他原被派往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9],之後到香港華仁書院升讀初中,並在1971年畢業離校[10]。1974年,他在香港大學畢業,主修社會學及經濟學,與民主黨前主席楊森是同屆同學。[6]在學時期,他曾任香港大學社會科學會主席、天主教青年聯會副會長,1975年擔任香港大學學生會評議會主席,於畢業後加入港英政府當行政主任[6],先後於布政司署及廉政公署任職。
1977年,張炳良聯合馮可立及何芝君等人成立「大眾文化關注組」,主張對大眾文化進行批判和社會分析。[6]1980年,他創立了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並擔任創會主席。[6]1981年,他遠赴英國阿斯頓大學深造,取得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6]
1986年,加入城市理工學院(今香港城市大學)擔任公共行政學學系教授。1995年於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政府研究)。
Remove ads
張炳良早期屬於泛民主派,曾先後擔任匯點主席及民主黨副主席,並於1995年至1997年擔任立法局議員(選舉委員會界別)。1992年,中央本來計劃委任張炳良為第三批港事顧問,但在他宣佈與香港民主同盟共同組建民主黨後,被取消委任。[11]
卸任立法會議員後,張炳良出任香港政策研究所創會董事及「新力量網絡」(SynergyNet)創會主席。2004年退出民主黨,2005年獲政府委任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2012年7月1日,張炳良獲梁振英政府委任為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至2017年6月30日卸任。
教學資歷
- 香港城市大學亞洲管治研究中心副主任
-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主任
-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 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總監
- 香港教育學院公共行政學講座教授
曾任公職
榮譽
主要著作
- 張炳良. 《變與不變 ── 危機與轉型下的管理之道》. 香港: 進一步多媒體. 2001年. ISBN 9789628326389.
- 張炳良; 史泰祖. 《誰為香港醫療政策開刀 ── 沙士衝擊與改革方向》. 香港: 新力量網絡. 2003年. ISBN 9789628656622.
- 張炳良. 《公共管理策略 ── 特區八年政策得失》. 香港: Cup出版. 2006年. ISBN 9789889877316.
- 張炳良. 《管治香港的難題 ── 回歸十年反思》. 香港: 進一步多媒體. 2007年. ISBN 9789628326884.
- 陳和順; 張炳良. 《十年回歸十年盤點》. 香港: 上書局出版社. 2007年. ISBN 9789889947989.
- 張炳良. 《反思香港發展模式 ── 張炳良論管治》. 香港: 天地圖書. 2008年. ISBN 9789882190108.
- 甘文鋒; 沈祖堯; 張炳良. 《思人對話 ── 教育篇》. 香港: 圓桌精英. 2011年. ISBN 9789881965561.
- 陳雲; 張炳良; 林本利. 《香港教育大零落》. 香港: 次文化堂. 2012年. ISBN 9789629922955.
- 張炳良. 《不能迴避的現實 ── 回顧任局長五年的房屋政策》.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 2018年. ISBN 9789888513222.
- 張炳良. 《不能迴避的現實 ── 回顧任局長五年的運輸政策》.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 2018年. ISBN 9789888513239.
- 張炳良; 廉政公署退休人員協會. 《敢教日月換新天 ── 香港反貪先鋒的崢嶸歲月》.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 2020年. ISBN 9789888675920.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