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贊桃
臺灣雲門舞集技術總監暨駐團燈光設計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贊桃(1957年—2010年3月25日),臺灣雲門舞集技術總監暨駐團燈光設計,以舞台燈光設計聞名全球。
生涯
張贊桃出生於1957年,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影劇組畢業。[1]1976年,張贊桃首度擔任雲門舞集技術人員,並於1982年加入雲門實驗劇場,擔任技術人員、技術經理。[2]1986年,雲門暫停期間,張贊桃赴美至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攻讀設計系,獲得碩士學位。[3][4]畢業後,張贊桃留在當地打工、持續精進,接觸紐約專業劇場技術。[1]1990年,張贊桃返臺,翌年擔任雲門舞集技術總監暨駐團燈光設計。[2]
1999年,張贊桃罹患淋巴癌,治療後隨著雲門舞集前往國外演出。2009年,張贊桃淋巴癌三度復發,接受骨髓移殖。[2]2010年3月25日,張贊桃在睡夢中辭世,享年五十三歲,追思會於舊八里排練場舉行。[5]
作品
張贊桃的雲門燈光設計作品包括《竹夢》、《狂草》、《行草》、《水月》、《流浪者之歌》等,其它燈光設計作品有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藝術節明華園《濟公活佛》、當代傳奇劇場《慾望城國》燈光技術指導、蘭陵劇坊《明天我們空中再見》、NSO歌劇《托斯卡》、金枝演社《群蝶》和《祭特洛伊》等。[2]
張贊桃的燈光設計獲得了全世界讚譽。《行草》得到了《芝加哥論壇報》「得益於林克華的舞台設計和張贊桃的燈光」的評論;[6]《狂草》的燈光創意「大膽而看似簡單」,與佈景共同創造了剪影視覺。[7][8]《竹夢》的佈光在表現時間感的方面「精準而美麗」,[9]藝評家亦說《水月》的燈光與舞台共同創造了「光與暗的奇蹟」。[10]《法蘭克福匯報》稱張贊桃的燈光為「罕見的美麗」,德國《南德日報》則評價「張贊桃是當今劇場界最優秀的燈光設計家」。[1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