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央拉央岛

南沙群島的島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央拉央岛map
Remove ads

彈丸礁馬來語Pulau Layang-Layang,英語:Swallow Reef越南语Đá Hoa Lau𥒥花蘆菲律賓語Bahura ng Celerio星馬拉央拉央岛),爲南中國海南沙群島的一個環型珊瑚礁,现为马来西亚实际控制。

事实速览 拉央拉央岛, 自然地理 ...

1945年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日本手上接管南海諸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並未派兵駐守彈丸礁。1970年代,馬來西亞派兵佔領該島礁,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均提出抗議。馬來西亞之後在1991年開始在彈丸礁上進行了填海工程,鋪設跑道與設置軍事基地[1],就開發資歷而論,比21世紀南海諸國普遍將暗礁改造為人工島的造陸策略還早得多。不過马来西亚操作手法相對溫和細膩,很注意处理南海岛礁主权争端与多边友好关系之间的定位。特別是在破壞性開發後轉變為重視修復生態,透過吸引外國遊客來南方海島觀光度假的路線,進而展示其控制權。

在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馬哈迪任內,政府開始批准酒店和旅遊設施的建設,將拉央拉央島發展為高附加值的海洋珊瑚礁保育和人文旅遊勝地,這樣不僅強化了馬來西亞對該島的主權知名度,也提升了國家的國際形象,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政經效益體系。[2]目前常態進駐除旅遊服務員50多名,還有兵力百多人左右[3]

目前,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均聲稱對此島擁有主權。雖然一些資料會加上菲律賓,但此島并不在馬可斯所簽署的總統令中所定義的「卡拉延群島」範圍內,菲方的最南点是北纬7度40分,而此礁在北纬7度22分。所以菲方實際上并無主權要求[4]

Remove ads

名稱

美国地名委员会使用的名称为Swallow Reef(燕子礁),马来西亚称为Pulau Layang-Layang(拉央拉央島,意爲「燕子島」),中国则称彈丸礁[5]

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地名对照一览表》,Swallow Reef的名称被意译为“燕子礁”。[6]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对南海诸岛地名进行了修订,使其听起来更有中国特色,燕子礁改称“彈丸礁”。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也沿用“彈丸礁”的名称。[7]

因环礁边缘一个个竖立的礁石如石人像(石公),围成篱笆状,故中國漁民向稱「石公篱」,又“篱”与“厘”音同,故亦向称「石公厘」[8]

歷史

  • 1801年,英国船「燕子號」(Swallow)发现此島礁,并命名为「燕子滩」(Swallow's Shoal)。[9]
  • 1935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公佈的名稱為「燕子礁」。
  •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南進北婆羅洲時曾在島上設臨時基點。
  • 1946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总指挥林遵林则徐的侄孙)、副总指挥海軍上校姚汝鈺建碑測圖,具体分工为:[10][11][12]
    • 林遵带领参谋林焕章坐镇「太平舰」(护航驱逐舰,舰长麦士尧、副舰长何炳材),率「中业舰」(坦克登陆舰,舰长李敦谦)收复南沙群岛[13][14]
    • 姚汝钰带领参谋张君然(原中华民国海军司令部海事处上尉参谋)坐镇「永兴舰」(驱潜舰,舰长刘宜敏),率「中建舰」(坦克登陆舰,舰长张连瑞)收复西沙群岛[13]
    • 随行者有内政部接收专员郑资约;广东省政府西沙群岛接收专员萧次尹、南沙群岛接收专员麦蕴瑜[14][15]
  • 1947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方域司公佈的名稱為「彈丸礁」。
  • 1979年,以大陸架延伸為理由,馬來西亞宣稱這是沙巴附屬島嶼的一部分。
  • 1984年4月17日,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在此建設的海軍基地揭幕,並命名爲“Lima站”。[16]此島的潛水娛樂場地此前已經運作了許多年。
  • 1993年夏,飛機跑道及渡假中心初步建成。同年9月1日,首相马哈迪親臨此島,此示馬來西亞政府對經營南沙島礁的決心。
  • 1994年,馬來西亞正式對外開放島上觀光。
  • 1995年5月26日,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表明,该岛是属于马来西亚所拥有的。他说,该岛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不过,马来西亚对它的主权,是不容争议的:“其他国家不可争议马来西亚对它的主权”。[17]
  • 2009年3月,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乘坐CN-235运输机飞抵拉央拉央島視察。[18]
Thumb
南海周邊諸國於南沙群島各島礁及沙洲的駐軍情況。
Remove ads

地理位置

  • 位于南海危险地带南侧,光星礁南约11海里。
  • 位於沙巴亞庇西北方約300公里處。

地質地形

  • 低潮露出,無礁門,為一標準狹長型珊瑚環礁,環礁東西長約7公里;南北最寬約2公里(平均寬約1.5公里)。環礁水面面積約10平方公里。
  • 島礁出露水面陸地部份成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3公里;東北端最寬約500公尺;西南端寬僅200公尺。东侧有数块海拔1.5-3.0米的较高珊瑚礁快,晴朗的白天,遥远可见。
  • 早期記錄的陸地原始面積大約6.2公頃(0.062平方公里),但填海擴建後達35公頃(0.35平方公里),也是南沙群島第一個人工島

島上狀況

旅游业

該島為潛水愛好者的集聚地點之一,其海水清澈,珊瑚礁中生活著多樣化的珍希海洋生物,如双髻鲨侏儒海馬鰺魚梭子鱼鬼蝠魟等。[19][20][21]

水源

  • 無地下水源。
  • 有海水淡化設備。

電力

  • 有發電機房。

建築

Thumb
第五基地碼頭
Thumb
準備搭飛機離開的遊客
  • 東北端為軍事區,東南側為飛機跑道。
  • 中間部份為三星級度假中心,有客房86間、淡水游泳池、潛水服務中心等。

人口

  • 島上有70名馬來西亞的士兵和40名民間工作人員居住。

運輸

  • 空運:有一飛機跑道,該飛機跑道長度為1,370公尺、寬度為40公尺,目前民用交通僅有來回亞庇的班機,Pan Pacific航空公司雙螺旋槳小飛機,飛行時間約一個小時。
  • 海運:船行時間約16小時,目前已停駛旅遊用客船。由納閩(Labuan;自由港,近汶萊)行船,約16小時可達,主要運送大宗補給品(如油料等),無客運服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