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彌勒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彌勒教,奉彌勒菩薩為救主的一種民間秘密宗教,源自佛教彌勒信仰而來。漢傳佛教相信兜率天內院的彌勒菩薩日後當會下凡成佛,繼承釋迦如來的救世之責,普渡眾生,因為此預言,彌勒菩薩成為佛教徒被救度的寄託,不斷有人宣稱「彌勒下凡救世」,意圖推翻政府或者起兵造反。
彌勒教推崇南北朝的佛教大師傅大士為創始祖師,實際上彌勒教不斷吸收佛教、道教、摩尼教、羅教等教義,元代以後的白蓮教也接納了許多彌勒教的教義。
彌勒信仰
據說彌勒菩薩現住兜率天[1]兜率內院[2]修行、說法[3]。根據《雜阿含經》,兜率天的天人壽命是四千歲,相當於人間5.76億年[4],這是以萬萬為億,如果以千萬為億[5]則有如《彌勒上生經》中五十六億年這樣的記載,等時機成熟後,他將會繼承釋迦牟尼佛而降生人間,出家修道,覺悟成佛[6]。並將於龍華菩提樹下舉行三次傳法盛會(又稱龍華三會),分別度化九十六、九十四、九十二億眾生[7],令他們開法眼智,證阿羅漢果,脫離生死輪迴。大乘佛教由此發展出人間淨土的觀念[8],認為當彌勒菩薩降世,將可以救度世人。
弥勒信仰在古印度就甚为流行。据巴利文《大史》记载,公元前2世纪有锡兰王杜多伽摩尼(duṭṭhagāmaṇī)临终时蒙眾天神驾车迎往兜率天[9];据《大唐西域记》、《婆藪槃豆法師傳》记载,无著、世亲、狮子觉都发愿往生兜率净土。
历史
梁武帝年間的婺州義烏人傅大士(497~569年),乃著名佛教居士,自稱「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已得首楞嚴三昧與無漏智,宣揚彌勒信仰,暗示他為彌勒菩薩的化身,創立彌勒教。
其實彌勒佛的信仰與造反結合,在稍早便已出現,北魏宣武帝時冀州沙門法慶,自命為“新佛”,以李歸伯為“十住菩薩”,創“大乘佛”;所謂的「新佛」就是引用佛經中“彌勒下生成佛”之說,「彌勒佛取代釋迦牟尼佛下凡救世」等思想出現,一反佛教五戒戒殺的原則,力倡「殺人作亂」,認為「殺一人者為一住菩薩,殺十人者為十住菩薩」,“屠滅寺舍,斬戮僧尼,焚燒經像”,“又合狂藥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識,唯以殺害為事”(《魏書·元遙傳》),史稱“法慶之亂”,後來被元遙所滅。
此後,假彌勒降世為旗號的起事此起彼落。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高陽(今河北高陽)人宋子賢擅長幻術,“能變作佛形”,自稱「彌勒出世」,聚合人眾舉兵作亂。
北宋慶曆七年(1047年),貝州(今河北清河一帶)人王則本是涿州的農民,逃荒到貝州給地主放羊,後來起兵造反,自稱東平郡主,他的口號是“釋迦佛衰謝,彌勒佛當持世”。此外懷州沙門高曇晟、四川萬年縣女子劉凝靜等,皆假稱彌勒降世造反。這時期的小說《三遂平妖傳》則反映了普通民眾對彌勒教的看法。
兩宋起,彌勒教與摩尼教出現融合趨勢。彌勒佛將會來救世的傳說流传很广,其中又以白蓮宗最为著名。白蓮宗以彌勒佛將會來救世作為號召,宣稱彌勒佛下生,起兵造反,自然也开始反抗元朝统治。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春,江西都昌杜可用,自称“杜圣人”,以白莲宗组织发动起事,后自称「天王」,改元「万乘」。这是白莲宗诞生后策动的第一次民变;但因为白莲宗与白莲教在历史上界定区分并不明确,因此也被认为是白莲教第一次民变。
元武宗至大元年,勅禁白莲社。[10] 时有庐山东林寺释普度,自承慧遠留下的千年正教,致力于复教运动,撰寫《庐山莲宗宝鉴》10卷,阐明了子元所倡白莲宗的真义,上奏朝廷。于是白蓮宗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得以复教。普度受命为教主,世称优昙宗主。在宗教政策寬鬆白蓮教可以公開傳播时期,白蓮教宣揚“彌勒佛下生”、“明王出世”,其勢力滲透到河南、江淮和長江流域地區。但是,宗門的情弊仍未改善,复有社会不平分子潛入,故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后又遭禁断。
此后白蓮宗的僧人漸漸遠離“白蓮宗”的名號,回歸到正統佛教當中,而民間仍在繼續流傳,并进一步与弥勒教、明教等相混合,称为白莲教,成为民间秘密宗教。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息州白莲教赵丑厮、郭菩萨宣传「弥勒佛当有天下」,聚众起事。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河南陈州白莲教胡闰儿(棒胡)称弥勒佛已经降生,聚众烧香起事。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江西袁州(今宜春)僧人彭瑩玉、周子旺「勸人念彌勒佛號,遇夜燃火炬名香,會偈禮拜」,摩尼教的「崇尚光亮信仰」融入,组织白莲教起事。
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政府强徵民夫堵塞黄河缺口,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紅巾軍大起義,紅巾軍即與白蓮教有密切的關係,元末朱元璋依附白蓮教韓山童起義,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其實也受到白蓮教影響。[11] 至此,弥勒教正式融入白莲教。
Remove ads
参见
相关条目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