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彼得·柯文尼
学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彼得·柯文尼(1958年10月30日—)是一位物理化学教授、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以及伦敦大学学院计算科学中心(Centre for Computational Science,简称CCS)的主任。他还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应用高性能计算的教授、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兼职教授和欧洲科学院院士。[2]
Remove ads
教育
职业生涯
柯文尼在其3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曾在许多世界顶级研究所担任过职务,包括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伦贝谢和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目前仍在伦敦大学学院、阿姆斯特丹大学和耶鲁大学担任职务,并在英国[3][4]和欧盟的几个学术委员会担任委员。
个人生活
柯文尼是西汉姆联队的终身支持者。
研究
柯文尼的研究很活跃,且涉猎广泛,涵盖了各种学科和领域,包括:计算医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和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计算化学和物理学,以及高性能计算,并且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过400多篇文章。[5]他还领导了多个大型国际项目,最著名的是EPSRC现实网格电子科学试点项目(RealityGrid e-Science Pilot Project)[6]及其扩展项目,还有欧盟FP7虚拟生理人(VPH)卓越网络(Network of Excellent)。[7]他目前是欧盟委员会和其它机构的多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包括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经过验证的多尺度应用的万亿级计算”(Verified Exascale Computing for Multiscale Applications,简称VECMA)[8]和计算生物医学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in Computational Biomedicine,简称CompBioMed2)[9]。柯文尼及其团队的资助申请先被拒绝了,但之后他们成功挑战了欧盟,[10]最初的CompBioMed计划才得以启动。[11]这导致他与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的埃德·多蒂和罗杰·海菲尔德共同发起了对生物学大数据的批评。[12]
他还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以及欧洲分布式超级计算应用基础架构和欧洲高级计算合作伙伴(Partnership for Advanced Computing in Europe,简称PRACE)[13]的超级计算奖,这使他和他的研究组可以使用几台P级计算机。
柯文尼还负责英国的协作计算项目指导小组(Collaborative Computational Projects Steering Panel),[14]并在许多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中任职,最著名的是2002年的自组织诺贝尔研讨会(Nobel Symposium)。[15]他是英国政府的电子基础设施领导委员会(e-Infrastructure Leadership Council)的创始成员,也是英国首相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在数据、算法和建模方面的医学研究院提名专家(Medical Academy Nominated Expert),[16]这也促成了位于伦敦的艾伦·图灵学院的创建。
柯文尼擅长的领域包括:
他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两部科普著作的合著者,即《时间之箭》(The Arrow of Time)[18]和《复杂性的前沿》(Frontiers of Complexity),[19]其合著者均为其朋友和长期合作者罗杰·海菲尔德。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