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後蘇聯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後蘇聯國家(俄語: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е пространство),也可以稱為前蘇聯國家[1],是指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之後出現的15個新的獨立國家。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首先宣布脫离蘇聯獨立。之後在1991年8月,同為波羅的海國家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宣布獨立,並在1991年9月6日获得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以後加入聯合國[2][3]。波羅的海三國在二戰之前本來就是獨立國家,1944年被蘇聯併吞。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之後,其他12個國家也相繼獨立,這些國家大多加入了獨立國家國協。而波羅的海三國從未加入獨立國家國協,一開始就以加入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目標。

国家列表

后苏联国家通常分为以下五组。 国家属于一个或另一集团的原则是基于地理和文化因素以及与俄罗斯的关系历史。
Remove ads
Remove ads
经济发展
从苏联独立后初期,各国都经历了一定的下降,但之后分化明显,波罗的海国家和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国发展良好,而乌克兰、摩尔多瓦等国则继续下降,下表列出各国与苏联时期经济比较数据。
1991-201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4]
*大多数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在1989-1990年开始下降,因此1991年的指数与改革前的最高水平不符。
**GDP下降转为GDP增长的年份。
Remove ads
发展进展
2021年人类发展指数得分排名的后苏联国家如下:[5]

非常高的人类发展水平:
高度人类发展水平:
中度人类发展水平:
各国关系

独联体成员国
其他欧盟及北约成员国
苏联解体后,该地区出现了一些国际组织和联合体。波罗的海国家没有加入这些后苏联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它们的路线最初就是明确地融入西方世界(包括加入欧盟和北约)。还有一些国际组织,这些组织全部或大部分由后苏联国家组成。

独立国家联合体(СНГ)是后苏联地区最大的国家间组织,旨在发展政治,经济,人道主义,文化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它曾经包括除波罗的海国家以外的所有苏联前共和国。土库曼斯坦是独联体的“准成员”,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战争后宣布退出独联体,于2009年8月18日起不再是独联体成员,乌克兰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也宣布退出。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ОДКБ)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和团结各成员国共同防御,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非法贩运。
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在1999年4月2日退出,乌兹别克斯坦在2012年12月19日退出。
1994年,独联体国家同意建立自由贸易区,但未签署任何协议。2011年10月19日,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克兰签署了独联体自由贸易协定。乌兹别克斯坦于2013年加入自由贸易区。
欧亚经济联盟(Евразийско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общество)前身是欧亚经济共同体,于2015年成立,旨在实现统一经济空间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
古阿姆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ГУАМ)自乌兹别克斯坦退出后,目前包括四个成员: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该组织被许多人视为旨在对抗俄罗斯在该地区的统治地位的组织。成员国不包括在前苏联领土上建立的任何其他组织(独联体除外)。

民主选择共同体
经济合作组织
此外,一些国家还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和中亚四国)、经济合作组织(中亚各国)、民主选择共同体(乌克兰、格鲁吉亚及波罗的海国家)等区域政府间组织。而几个从原苏联范围内独立而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则组建了国家民主与权利共同体(Сообщество за демократию и права народов)。
相关冲突
后苏联国家间因民族矛盾和域外大国影响出现一系列冲突,一些演变为战争。俄罗斯支持的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谋求从格鲁吉亚独立并爆发“俄格战争”,格鲁吉亚先小胜后大败,最终完成了“事实上”的独立,且均有俄罗斯军队驻扎。亚美尼亚因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与阿塞拜疆长期冲突。乌克兰与亲俄势力在顿巴斯地区爆发战争。此外还有摩尔多瓦的德涅斯特河沿岸问题和中亚费尔干纳地区的边界纠纷,困扰后苏联国家。[6]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