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聯邦國防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聯邦國防軍
Remove ads

联邦国防军(德语:Bundeswehr,直译:联邦防御)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武装部隊。其主要组成包括陸軍海軍空軍三大军种。此外,还设有基础军(负责後勤反情报憲兵等支援任务)、中央醫療軍两大跨军种部队,以及网络与信息空间司令部,形成了综合性的现代化军事体系。

事实速览 联邦国防军 Bundeswehr, 格言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史

冷戰(1955年-1990年)

Thumb
冷戰時期穿著美式軍裝的西德聯邦國防軍裝甲擲彈兵
Thumb
德國空軍的F-104G,現已退役
Thumb
德國空軍的米格-29G是西方國家中少見的苏製武器,現已退役

納粹德國二戰戰敗投降後被解除武裝,隨後聯合國勒令德國不得再重建任何武裝部隊,只能保留小規模的邊境防衛隊及掃雷艇部隊以進行自衛任務,而國防則由四大佔領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的駐德部隊共同負責。

然而随着冷戰啟始,東西方兩邊陣營的關係開始緊張,各國對德國的非軍事化政策有所改變。1949年德國分裂為屬於社会主義陣營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蘇联更讓東德秘密重新建軍,因此美英法三國便開始考慮解除對西德的軍事禁令。1950年,西德第一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萊茵蘭-普法爾茨召集前納粹德軍的高級將領商討創建全新西德軍隊的事宜,討論確定了新軍隊的基本構思。後來,自由民主黨的前德意志国防军將領哈索·馮·曼陀菲爾提议把新建的軍隊命名為「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获得西德聯邦議会的認可。

1955年11月12日,聯邦國防軍正式建軍,同時该天亦是普魯士名將沙恩霍斯特兩百歲冥诞。1955年,西德在通過《基本法》修正案後正式加入北約,1956年開始推行徵兵制,年屆18至45歲的全國男性必須義務服兵役。同時為顧及不願從事武裝勤務者的基本人權,德國基本法並賦予人民拒服兵役的權利,僅需要向役政機關登記即可改服替代的社會役。[3] 自2011年7月開始,德國已全面廢止徵兵及各種替代役。[4]

冷戰期間,西德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在中歐的防衛主力。而當時的西德聯邦國防軍擁有49萬5千人的兵力,以及17萬的非現役的文書人員。陸軍三個軍由13個師所組成,坦克裝甲運兵車也經過武裝;空軍大部份的戰鬥機成為北约综合防空系统(NATINAD)的一部份;海軍則在北海波羅的海進行巡邏。

Remove ads

兩德統一後(1990年至今)

Thumb
德國陸軍演習
Thumb
德國陸軍的豹2A6M
Thumb
德國陸軍的PzH2000自行榴彈砲

1990年兩德統一後,四國已與德国政府簽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聯邦國防軍削減至37萬人,前東德的國家人民軍解散,部分人員併入聯邦國防軍,東西德軍隊合併的過程史稱「统一之军」(Armee der Einheit)。1990年末,未選擇加入聯邦德軍延役的前東德軍人悉數退役,而1991年時選擇延役入隊的前東德國家人民軍官兵大約為數29,433人,包含臨時志願役和正規軍人,而統一後在前東德境內新成立的聯邦州約有40,000人透過徵兵制入伍。1993年中旬,舊國家人民軍出身的軍人為數12,241人,1998年末則降至9,300人。2014年,首度有前東德國家人民軍出身的聯邦德軍軍官晉升將領[5],即格爾特·加維勒克德语Gert Gawellek陸軍准將[6]。此外,很多聯邦國防軍无法使用的東德武器装备都被廢棄拆除,或者是賣给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國,东德國家人民軍所装备的裝甲運兵車則全部卖给土耳其

兩德統一後,由于首都由波恩迁往柏林,同时為了平衡東西差異及強調東部新興邦份的重要性,包括聯邦國防軍陸海空軍總部在內的多個機關或部隊遷至東部辦公[5]。聯邦國防軍在後冷戰時期主要是參加一些聯合國實行的國際維持和平任務、人道救援任務以及北約的軍事行動。自2000年以後,聯邦國防軍改制,增加了基礎軍中央醫療軍两大跨军种單位。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在北约波罗的海成员国一再呼吁加强北约东翼之際,時任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留斯表示,该国将在立陶宛永久驻军约4000人,以加强北约对抗俄罗斯的东翼力量[7][8]

简介

人力

聯邦國防軍的兵力約18萬人,當中8萬人為18至25歲。在過去,德國兵役法規定男子需在軍中服役最少9個月,或在外從事社會服務12個月。自2011年7月開始,德國已全面廢止徵兵及各種替代役,由自願服役的職業軍人組成專業軍隊。自2022年俄烏戰爭開始,德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增加軍隊數量,並且投入了一千億歐元作特別軍事款項。

女性

自1975年有女性進入西德聯邦國防軍服役起,都是分配在軍醫部隊進行後勤工作,這些女性為此進行上訴。2000年,歐洲法院決定放寬女性選擇服務崗位的權利,2001年起,女性可以到前線服務,不僅是負責後勤工作,更可參與軍隊的任務。至今約13,000名女性正在服役,當中為數不少的人曾經參加過維持和平任務及其他行動。

指挥人员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规定,德國實行募兵制。在和平时期德國國防部長擁有聯邦國防軍的最高指揮權,在戰時則由德國總理統領联邦国防军。德国军事指挥委员会德语Militärischer Führungsrat为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最高参谋机构,由联邦国防军总监德语Generalinspekteur der Bundeswehr联邦国防军副总监德语Stellvertreter des Generalinspekteurs der Bundeswehr陆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s Heeres海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r Marine空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r Luftwaffe基础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r Streitkräftebasis医疗军总监德语Inspekteur des Sanitätsdienstes组成。

Remove ads

指挥部门

Remove ads

階級章

此為聯邦國防軍的海陸空三軍階級章列表,左側為陸軍空軍,右側為海軍軍階原文及翻譯。需要注意的是德文中的“Korporal”雖然對應英文為“Corporal”(下士),但聯邦國防軍將此階級定義為資深的高階士兵,故翻譯為漢語中相似的兵長階級。


更多信息 陸軍、空軍, NATO代碼 ...
Remove ads

参与行动

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的一員後,負起了防衛中歐的義務。在德國基本法的第87條a中规定,聯邦國防軍的活動只限於防衛以及救援事務。但是在1990年以後,國際政局起了很大的變化,聯邦國防軍也因著這個變化改變了行動的範圍。1994年,聯邦憲法法院認為基本法所定的「防衛」不只在於防衛德國邊境,也包含防止國際間的紛爭及危機等。据此,德國聯邦議院同意聯邦國防軍參與北約的境外活動,聯邦國防軍開始活躍在一些國際事務中,如1996年至1999年間的科索沃戰爭,亦有參與在柬埔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阿富汗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索馬利亞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軍事活動及維持和平任務。

傳統

联邦国防军不再延续威瑪防衛軍德意志國防軍的传统,即士兵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尽管这一传统被视为“普魯士精神”的一部分,但在二战后因“反人道罪”的制约而被摒弃。唯有象征德国军人荣誉的鐵十字得以保留,成为联邦国防军的标志。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