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恩多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恩多拉map
Remove ads

恩多拉(英語:Ndola)是非洲南部國家贊比亞的第三大城市,也是銅帶省的首府以及工商业中心,距離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的邊境10公里,建城於1904年,海拔1,304米,是該地區的工業和商業中心,2022年人口627,503。为卢萨卡基特韦之后的第三人口大城。

事实速览 恩多拉 Ndola, 國家 ...


历史

现今恩多拉地区最早的居民是由契瓦拉大酋长领导的兰巴族人。约1600年,兰巴人从卢巴-隆达王国迁徙至此。恩多拉镇曾一度归穆希利酋长管辖,现由契瓦拉酋长统治——这位酋长是在马拉维奴隶贸易时期来到兰巴领地的。"恩多拉"之名源自当地河流,该河发源于卡洛科山,最终汇入卡富布河[1]

恩多拉在20世纪初被建立,最初只是作为行政据点和贸易站,由此奠定了其作为行政与商业中心的基础。

1907年,罗德西亚铁路干线延伸至该镇,开通了南至布拉瓦约的客运服务,并可转接开普敦线路[2]。这条铁路后来延伸至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最终连接本格拉铁路通往大西洋沿岸的洛比托港(该港口曾长期承担赞比亚铜矿出口运输,近年因铁路关闭一度中断,现恢复运营)。恩多拉作为铁路枢纽,由此发展成为全国物资集散中心。在1930年代公路网建成前,从恩多拉通往卢阿普拉河畔卡帕拉拉的小道,加上由此经水路至钱贝西河的运输线,构成了北方省的主要贸易通道,使该地区成为恩多拉的腹地。

1961年,一架载有联合国要员的飞机在恩多拉郊外坠毁,遇难者包括第二任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

Remove ads

工业

工业历史

作为赞比亚昔日的最大工业中心,恩多拉曾拥有众多重要工业设施,包括路虎汽车装配厂、邓禄普轮胎制造厂、强生公司以及联合利华等企业。然而在1980至2000年间,当地经济严重萎缩。如今城内随处可见废弃的厂房,服装制造、汽车组装等许多原有产业已彻底消失[3]。虽然"鬼城"的称号已不再适用,但恩多拉至今仍未重现1980年代前的经济辉煌。

矿业精炼

恩多拉市区虽无矿山,但距离市中心东南仅10公里处便是布瓦纳-姆库布瓦露天矿场。在停产前,铜带省其他地区出产的铜及贵金属都会运至恩多拉,在当地铜冶炼厂和贵金属精炼厂进行加工。由于铜出口占赞比亚外汇收入的70%-80%,这座城市对国家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恩多拉的因登尼炼油厂为全国供应成品油。该厂1999年遭遇严重火灾后,于2001年完成修复。通过子公司恩多拉能源有限公司,GL非洲能源公司向赞比亚国家电网提供105兆瓦电力,其发电燃料全部来自因登尼炼油厂提供的重油[4][5]

商业

恩多拉是赞比亚国家级报纸《赞比亚时报》及其印刷企业Printpak的所在地,这两家机构现合并为TimesPrintpak公司。此外,由天主教会运营的商业印刷企业Mission Press也设址于此。

石灰岩

恩多拉拥有储量巨大的石灰岩资源,其品质居于世界前列[6] 。石灰岩对恩多拉经济的意义,犹如铜矿之于赞比亚全国,成为财富与就业的重要来源(石灰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每生产100公斤水泥需消耗超过80公斤石灰岩,水泥厂通过加工石灰岩可生产石灰质水泥)。

1974至2009年间,恩多拉东南约5公里处的奇兰加水泥公司恩多拉工厂(Chilanga Cement, Ndola Works)曾供应全国超50%的水泥需求。其母公司奇兰加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赞比亚运营两家工厂:1949年建于奇兰加的总厂(母公司因此得名)与1969年建的恩多拉分厂。2008年,新控股公司拉法基赞比亚水泥在奇兰加建成产能翻倍的新厂,但直至2009年中旬新厂仍在提升产能,恩多拉工厂仍是地区水泥产业的重要支柱。得天独厚的石灰岩储量加之贯穿恩多拉的交通基础设施,使该市持续吸引水泥生产及相关产业投资。

2008年,第二家水泥厂启动建设[7] 。2009年6月,该新厂启动最后阶段的全国性人员招募。

该地区另一重要石灰岩加工企业是恩多拉石灰公司(Ndola Lime)——赞比亚唯一的石灰生产商[來源請求]。其厂区毗邻两家水泥厂,产品既供应矿业也满足农户对农用石灰的需求。这家由ZCCM投资控股公司全资持有的企业,是赞比亚政府通过国有控股公司参与矿业及重工业投资的重要载体。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