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恩格尔定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恩格尔定律
Remove ads

恩格尔定律(英語:Engel's law,德語:Engelsches Gesetz)由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總結,是消费结构变化的规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反之,随着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而随着国家變得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Thumb
據恩格爾定律,雖然食品支出上升,其佔總支出的比率會下降。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1]

Remove ads

數學表述

考慮以下兩個比率(作為導數的近似):

R1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R2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其中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恩格爾定律斷言,食品是正常財,所以該兩個比率皆為正(僅低档商品該兩個比率會為負),但是,其值不大於1,即必需品[2][3]若以函數圖像理解,以食物支出為縱軸,收入為橫軸,則繪出的恩格爾曲線Engel curve),其斜率為正但下降,即是凹函數[3][4]

恩格爾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 coefficient)是在恩格尔定律出現的比率。恩格爾認為是「表示人口物質生活水準高低的最佳指标」("the best measure of the material standard of living of a population")。[5]:1其计算公式為: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斷增長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参考文献

链接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