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恰克图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恰克图之战,中國方面稱之為恰克圖失守[1][2],是發生於1921年蒙古革命期間俄蒙邊界的一場戰鬥。1921年3月18日,蒙古人民軍攻佔南恰克圖(今阿勒坦布拉格苏木)並趕走了駐紮於此的中國軍隊,标志着中國佔領外蒙古時代的終結。此后3月18日也作为蒙古建军纪念日,“蒙古军人节”被蒙古武装部队沿用至今[3]

背景

1921年2月庫倫之戰北洋軍戰敗,原本駐守庫倫(今烏蘭巴托)的鎮守使陳毅率部撤退到買賣城(南恰克图,今阿勒坦布拉格苏木[2]

战斗

进攻准备

1921年3月6日至7日,蒙古人民黨在讨论占领南恰克圖(今阿勒坦布拉格苏木)的可能性时,认为攻击中国驻军的风险太大,因此考慮與中国駐軍談判。蒙古人民黨原计划由蘇維埃俄國出馬,讓蒙古人民黨與中國軍隊在俄國境內的恰克图谈判,但由于中國軍隊拒絕談判,蒙古人民黨决定强攻。准备工作做好后,3月17日,蒙古人民黨對中國駐軍下達最后通牒,要求中國駐軍投降。在中國駐軍無意投降之後,蒙古人民軍于3月18日上午逼近南恰克圖周边。

战斗进展

按照达木丁·苏赫巴托尔苏米亚制定的作战计划,蒙古人民軍从西面、西北面和北面進攻南恰克圖,但中国骑兵的抵抗給蒙古人民黨造成了壓力。到了3月18日中午,蒙古人民軍弹药耗尽,暫時從南恰克圖附近撤出。下午4点,南恰克圖又遭到炮轰,此后蒙古人民軍发动第二次进攻。中國軍隊無法抵擋第二波進攻,於是撤出南恰克圖。一部分中國殘兵向北進入恰克圖後被紅軍繳械,陳毅則向滿洲里退却[2]。蒙古人民軍于3月19日上午進入南恰克圖。冈奇金·布曼增迪等人的部队被派去追击撤退的中国军队[4]

後續

蒙古人民黨在南恰克圖(今阿勒坦布拉格苏木)成立臨時政府,與佔據庫倫(今烏蘭巴托)的亞洲騎兵師對峙。[2]隨後恩琴軍隊對南恰克圖的攻擊引發蘇俄對外蒙古的干預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