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惠倫 (富察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惠倫满语ᡭᡠᡳᠯᡠᠨ穆麟德轉寫huilun,?年—1797年10月18日,?年-嘉慶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鑲黃旗滿洲人,沙濟富察氏一等公一等男奎林之子,一等公明瑞繼子,清朝大臣、將領,官至護軍統領奉宸苑卿

事实速览 惠倫, 護軍統領奉宸苑卿 ...
Remove ads

生平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清緬戰爭,伯父明瑞在緬甸小猛育陣亡,乾隆帝命由惠倫繼嗣,承襲一等誠嘉毅勇公爵位。四十三年(1778年),授官侍衛處三等侍衛[1]

四十七年(1782年)四月,因乾隆帝親自檢閱侍衛射靶,乾隆帝認為惠倫步行射箭能力普通、沾染漢人習氣,年紀正需要教育,「惠倫年齒甚幼,正堪教育之時,京城並無教訓之人」,諭令自費前往烏里雅蘇臺由親生父親烏里雅蘇臺將軍奎林教育滿語蒙古語、馬術、步騎射。[2]五十年(1785年)正月,乾隆帝將奎林調任伊犁將軍,召回京師請訓,並設想惠倫已有成長,命惠倫一起回京,留京挑取差使。[3]五十一年(1786年)九月,賞穿黃馬褂。之後充御前侍衛[4]

五十四年(1789年)閏五月,御前行走杜爾伯特前旗扎薩克親王車凌烏巴什薨逝,惠倫奉派前往賜奠。[5]五十五年(1790年),擢升一等侍衛[1]二月,隨御轎行走時乾隆帝詢問惠倫有無子嗣,惠倫回答有一子名為伯樞,乾隆帝認為奎林是滿洲世僕,子孫應以滿語取名,令伯樞改名博啟圖,並申飭奎林。[6]五十六年(1791年)十一月,因奎林調任成都將軍、派往西藏辦理軍務,乾隆帝顧念奎林家計困難,命兼崇文門右翼正監督,由在京的惠倫代辦。[7]

五十七年(1792年)九月十一日,因第二次廓爾喀之役善後,創設金瓶掣籤制度,派惠倫與乾清門侍衛阿爾塔錫第遞送一支金奔巴瓶至西藏,獲賞銀一百兩整置裝備,十一月二十日到達拉薩[8][9]五十八年(1793年)四月,福康安因征廓爾喀途中急行軍的過勞、風寒、瘴氣造成舊疾復發,暫留巴塘治療,乾隆帝急派惠倫與御醫馳驛前往探視。[10]五十九年(1794年)十月十七日,授護軍營鑲藍旗護軍統領[11]六十年(1795年)正月十三日,升兼奉宸苑卿,兼充御茶膳房尚茶正[1][12][13]

嘉慶二年(1797年),白蓮教川楚教亂起事,乾隆帝命惠倫偕同副都統阿哈保,率領吉林索倫兵三千名及東三省預備進哨兵百餘名,赴湖北會剿。[1][14]七月二十二日,上諭急令惠倫趕赴南漳縣會同堵截剿匪:「川匪擾至湖北南漳邊界,明亮德楞泰一時不能趕赴,需兵甚急。著惠倫即迅往襄陽一帶詢訪 ,如明亮等已繞至賊前,即可隨同擊剿,儻明亮等猶在後追逐,惠倫等即會同王文雄帶領官兵堵禦攻圍。」。二十八日,上諭令赴襄陽會同景安剿贼,歸景安節制:「帶領東三省官兵之惠倫等,以之領兵則有餘,以之調度則不足,著俱聽景安調度,以期事權歸一。」[15][16]

八月,官兵追擊到襄陽小河口(今屬南漳縣),當天正好黃昏,白蓮教兵企圖向北逃竄,惠倫隨同景安率清兵到達,由正面發動阻擊,白蓮教眾被衝散,前後不能相顧,轉向西南奔逃。惠倫與阿哈保分頭截擊,追殺二十餘里,殺白蓮教眾五百餘人、生擒數十人。清軍主力自荆門宜城日夜兼程進兵急襲,惠倫率部趁機夾攻,白蓮教兵大敗,退入南漳縣山中。戰報抵達北京,奉旨嘉獎,並賞給惠倫玉扳指、大小荷包各一。十二日,參贊大臣德楞泰獲悉白蓮教眾從南漳石廟灣等處向北走移動,擔憂白蓮教直接渡河攻打樊城、襄陽,就協同惠倫等於耗子溝抵禦,遭遇白蓮教兵六七千人向前直撲,惠倫與德楞泰等領兵布陣於山頂,戰鬥時提督達音泰射死白蓮教兵二人,白蓮教眾稍微退卻,於是惠倫率兵自山頂向下衝鋒,都統明亮等由楓樹埡追擊夾攻,惠倫等衝進敵陣,白蓮教兵潰,惠倫斬獲甚多。白蓮教眾又退守花石嶺,明亮、德楞泰檄令總兵長春誘敵下山、達音泰在半山腰設置伏兵,惠倫受命率騎兵隊等待伏兵發動攻擊時分頭剿殺,斬獲五百餘人。二十九日,白蓮教眾竄至黃龍灘,打算向北攻擊鄖陽府、向西襲擾斗河,但沿線清軍防守嚴密,無船可供渡河,白蓮教眾又折回,與清軍在草甸遭遇,白蓮教兵分馬、步軍共五路,蜂擁而至,清軍也分爲五隊,惠倫等由山麓大路進擊。此時明亮、德楞泰已占領山包,白蓮教兵忽然從山溝內抄出,向上仰攻清軍營壘,清軍反擊,殺傷甚多,白蓮教兵敗退,同時有另一支白蓮教兵突出接應敗兵,惠倫奮勇衝擊,白蓮教眾潰敗,退往陳家山梁。惠倫等渡過山澗追剿,白蓮教眾趁著山霧迷漫,翻山撤退,惠倫自遠處望見白蓮教眾有持旗指揮者,認為是叛軍首領,馳馬追至長坪,惠倫引弓將該首領射殺,但其餘敵兵隨後一齊擁上,惠倫又射斃殺人,但突然中槍陣亡。[1][12]

九月十一日,惠倫陣亡消息奏報乾隆帝,上諭:「惠倫前經派往軍營打仗,殺賊頗爲奮勇,茲在長坪地方剿捕,因射賊墮馬,正欲趕擒,忽中賊槍陣亡。惠倫係奎林之子,繼與明瑞爲嗣,明瑞從前亦係陣亡,父子效力疆埸實爲可憫。著交部從優議卹,仍由廣儲司賞銀三千兩給伊家屬辦理喪事。其應襲公爵即著伊子博啟圖承襲,俟百日服滿,著在御前侍衛上行走,以示朕軫卹藎臣至意。」[1][17]十一月十六日,禮部議定卹贈騎都尉加一雲騎尉,一等公爵由兒子博啟圖兼襲。[18]並入祀京師昭忠祠[19]

六年(1801年)七月,白蓮教首領高三、馬五分別被楊遇春擊斃與生擒後處決,經審訊確認二人曾參與殺害惠倫、安祿阿爾薩朗、豐紳布等大臣的兇犯,高三、馬五的首級送到北京後,嘉慶帝派遣散秩大臣積拉堪、乾清門侍衛慶惠分別赴惠倫、安祿、阿爾薩朗、豐紳布的墳園懸掛二人首級,令家屬觀看祭奠。[20]八年(1803年)八月,湖廣總督吳熊光奏報參將毛秉剛麾下擒獲白蓮教徒李文魁,審訊供認是殺害惠倫的主犯。嘉慶帝認為李文魁罪大惡極,令吳熊光審明後凌遲處死,仍將首級解送北京,於惠倫墳園設位致祭慰靈。[21]

Remove ads

家庭及關聯

子女

世爵承襲

 
 
 
一等承恩公
傅文
 
 
 
 
 
 
 
 
 
 
 
 
 
 
 
 
 
 
 
 
 
 
 
 
 
 
 
 
一等誠嘉毅勇公
明瑞
始封
 
一等男
奎林
 
 
 
 
 
 
 
 
 
 
 
 
 
 
 
 
 
 
 
 
 
 
 
 
 
 
 
 
一等誠嘉毅勇公
惠倫
一次襲
 
 
 
 
 
 
 
 
 
 
 
 
 
 
 
 
 
 
 
 
 
 
一等誠嘉毅勇公
博啓圖
二次襲
 
 
 
 
 
 
 
 
 
 
 
 
 
 
 
 
 
 
 
 
 
 
 
 
 
 
 
 
一等誠嘉毅勇公
景慶
三次襲
 
一等誠嘉毅勇公
景壽
四次襲
 
 
 
 
 
 
 
 
 
 
 
 
 
 
 
 
 
 
 
 
 
 
 
志端
 
 
 
 
 
 
 
 
 
 
 
 
 
 
 
 
 
 
 
 
 
 
 
一等子
麟光
五次襲
 

[2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