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愍懷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愍懷嬪姜氏(韓語:민회빈 강씨;1611年4月18日—1646年4月30日),本貫衿川姜氏,是朝鮮王朝第十六代國王仁祖與仁烈王后韓氏長子——昭顯世子李𪶁的王世子嬪。
Remove ads
生平
姜氏誕生於光海君三年(1611年)三月初六日[3],是中樞府領事姜碩期與正室貞敬夫人申禮玉次女[4]:102-103。在仁祖五年(1627年)十二月,被封為世子嬪[5][6],後在仁祖十五年(1636年)發生丙子胡亂,朝鮮王朝因戰敗而需在次年(1637年)交出世子李𪶁為人質,姜氏則跟隨他前往到瀋陽。
仁祖二十三年(1645年)二月李𪶁和姜氏一同回國,但是兩個月後世子突然暴斃在昌慶宮。隔年姜氏被指責「在瀋陽期間以中宮自居」,及向仁祖食用的烤鮑魚中投毒而於三月十五日賜死[7],死後亦一直被稱為「逆姜」。
肅宗四十四年(1718年)四月,姜氏得到平反[8];五月正式復位,朝廷追諡姜氏為愍懷嬪,諡冊文為大提學宋相琦所作:[9][10]
滌九地之銜冤,追復位號;揭二字之節惠,寔遵彝章。斷自予衷,慰彼輿望。
惟昭顯世子嬪,親膺妙選,早配元良。受名父之訓辭,擩染有素;居家人之正位,內外相成。懽愉久奉於兩宮,警戒寧忘於一日?間値虜氛之凌逼,奄見國步之蒼黃。隨廟社於江都,備經艱險;作羇質於瀋館,屢易星霜。逮鶴駕之言旋,竝象服而無恙。夫何咷笑之未久,遽爾倚伏之相仍?痛身世之未亡,但有血泣;怨昊穹之不弔,若無憑依。
嗟乎!邦運之愈屯,重以宮掖之有變。孽豈自作?蓋緣讒間之孔深;事有難言,終致恩愛之莫保。哀哉!母子之幷命,慘矣!兄弟之何辜?孤墳久寄於松楸,已失離祔;私廟僅延於香火,曷稱情文?道路爲之咨嗟,婦孺莫不傷衋。
構獄之兇賊肆市,足徵天道之好還;訟冤之直臣復官,可見聖祖之微意。覽文貞之徽蹟,世德可占;瞻永敬之遺祠,感懷彌切。全家之枉盡洗,儷鬯之位重光。儀章一新,追視震邸之例;物采咸備,若在京室之初。邦禮自此得宜,神理亦應無憾。祗告太廟,詎嫌先朝之未遑;移奉別宮,幸覩曠典之克舉。謹遣臣議政府右參贊俞命雄,於戲!除丹書之舊籍,庶慰孤魂;托彤管之新詞,永垂遐𥜥。嗚呼哀哉!
Remove ads
家族
Remove ads
Remove ads
作品
参考文献
- 《강빈(새로운 조선을 꿈꾼 여인)》 박정애, 예담, 2006. 12. 07, ISBN 8959131865
- 《조선 왕 독살사건》 이덕일, 다산초당, 2005. 07. 08, ISBN 8991147305
- 《조선을 뒤흔든 16가지 살인사건》 이수광, 다산초당, 2006.09.15 ISBN 8991147763
- 《조선의 왕과 신하, 부국강병을 논하다》 신동준, 살림, 2007.11.09 ISBN 9788952207395
- 《한국사전2》 KBS한국사제작팀, 한겨레출판, 2008. 05. 26 ISBN 97888984312814
- 《朝鮮王朝實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璿源錄》
- 《承政院日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觀察使姜公神道碑銘》
- 《觀察使姜公墓誌銘》
- 《月塘姜公行狀》
- 《右議政月塘姜公墓碑陰記》
- 《淑夫人衿川姜氏墓誌銘》
- 《領議政靖惠呂公神道碑銘》
- 《錦昌副尉朴君墓表》
- 《僉樞姜公後朢墓表》
- 《祭季子文井文》
- 《豐寧君洪公行狀》
- 《大司憲金公神道碑銘》
- 《东里集卷之十四先府君行状》
- 《嘉善大夫司憲府大司憲兼同知春秋館事。贈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知經筵義禁府春秋館成均館事,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五衛都摠府都摠管拙齋先生申公諡狀》
- 《烈婦生員金德民妻申氏墓碣銘》
- 《陶谷集卷之十七淑人潘南朴氏墓志铭》
- 《黃昌副尉邊公墓表》
- 《潘南朴氏世谱》
- 《绫城具氏世谱》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