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置戎州,治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北周改名外江县,隋朝复故名,并移治今宜宾市)。隋炀帝大业初改为犍为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戎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宜宾、南溪、屏山等市县地。贞观四年(630年)置都督府。天宝时曾一改名南溪郡。天宝以后,今金沙江以南所属羁縻州县地入南诏。是巴蜀通往云贵的门户,是唐朝和南诏交通的枢纽。
唐代州治屡迁,武德治南溪县(今四川宜宾市东李庄镇),贞观复治僰道县,长庆又治南溪县,贞元再治僰道县。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为叙州。
更多信息 唐朝戎州辖县 ...
唐朝戎州辖县
|
618年 |
僰道县(改治南溪)、南溪县、开边县、𨚲䣕县、犍为县
|
619年 |
南溪县、僰道县、开边县、犍为县(废除𨚲䣕县)
|
620年 |
南溪县、僰道县、开边县、犍为县(增𨚲䣕县[1])
|
630年 |
僰道县(改治[2])、南溪县、𨚲䣕县、犍为县(开边县改属南通州)
|
634年 |
僰道县、南溪县、𨚲䣕县、犍为县(增开边县、抚来县[3])
|
674年 |
僰道县、南溪县、𨚲䣕县、开边县、抚来县(犍为县改属嘉州)
|
699年 |
僰道县、南溪县、𨚲䣕县、开边县、抚来县(增归顺县[4])
|
729年 |
南溪县(改治)、僰道县、𨚲䣕县(改为义宾县)、开边县、抚来县、归顺县
|
742年 |
僰道县(改治)、南溪县、义宾县[5]、开边县、归顺县(废除抚来县)
|
760年 |
僰道县、南溪县、义宾县、归顺县(废除开边县)
|
766年 |
僰道县、南溪县、义宾县、归顺县(增开边县[6])
|
821年 |
南溪县(改治)、僰道县、义宾县、归顺县、开边县
|
842年 |
僰道县(改治[7])、南溪县、义宾县、归顺县、开边县
|
关闭
- 唐朝戎州刺史
- 党仁弘(贞观前期)
- 刘辟恶(653年—654年)
- 萨孤吴仁(654年—655年)
- 董宝亮(673年之前)
- 屈突诠(677年左右)
- 马神威(武周时)
- 杨某(765年)
- 李通(唐德宗时)
- 文悦(806年)
- 李暄(元和年间)
- 张暹(819年)
- 赵士宗(841年)
- 杨乾光(849年—852年)
- 谢承恩(890年)
- 王宗谨(894年—897年)
- 张九宗
- 刘岑
- 李元
- 达奚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