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戲曲天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戲曲天地》,是香港電台第五台長壽節目,始於1984年,現主要以粵劇粵曲為主題,由何偉凌梁之潔阮德鏘林瑋婷陳禧瑜龍玉聲黎曉君主持。

概述

歷史

《戲曲天地》於1984年4月1日在香港電台第五台啟播[1][2],是一個推廣戲曲文化的綜合性節目[3],該頻道亦成為香港唯一長期製作戲曲題材節目的電台頻道[4]。節目初期由鄧慧嫻、韋以莊統籌[1]

節目由週一至週日均會播出,早期播放時間為上午10時半至下午2時半,共4小時[1]。多年來播放時間逐漸轉變,至2024年2月,為週一至週六下午1時至4時,週日下午1時至5時。[註 1]

節目主題以粵劇粵曲為主,亦介紹其他地方戲曲[1][5];歷來有多種不同形式、角度的環節,包括戲曲歷史介紹、業界動態報道、人物訪問、名家回顧、劇評、理論講解、曲藝指導等,亦有與聽眾互動的遊戲、問答環節[1][2][3]。在1980年代,節目的製作資源及人手較多,錄播形式的環節甚多,常派員採訪到訪香港的外地劇團及錄播其演出,更會往廣東採訪當地業界人士,錄播當地演出。然而,步入1990年代後,節目製作資源被削減,人手短缺,大幅減少錄播形式環節的時間,以直播唱片取代。[2]

除節目製作外,製作組早期亦會舉辦關於戲曲的座談會。到了1990年代,粵劇觀眾人口日趨下跌,重心則轉為面向青少年的推廣工作[2]。製作組多年來亦不時籌辦聯歡或粵劇演出活動,如經常在農曆新年舉辦賀年特備節目[6],規模較大的有2004年紀念節目啟播二十週年的《戲曲天地龍翔再現顯光輝》晚會[7][8][9]

節目的主題音樂由曾任主持的粵劇作曲家譚兆威創作。[10]

2024年為戲曲天地的40周年,並製作了廣播劇「大戲場」[11],演員分別有龍貫天陳咏儀李仁傑何偉凌梁之潔阮德鏘丁家湘林瑋婷陳禧瑜龍玉聲李偉圖藍煒婷黃可柔梁學㬢[12][13][14][15][16]

Remove ads

監製及主持

現任主持(2024年2月)包括何偉凌梁之潔阮德鏘[17]林瑋婷[18]、陳禧瑜[19][20]龍玉聲[21]黎曉君(兼任監製[22])主持[註 1],多為粵劇演員、粵曲歌者。

前任主持包括鍾偉明[23]、陳永康[24][2]、陳婉紅[24](後兼任監製)、阮兆輝[25]梁漢威[25]蘇翁[25]、譚兆威[26]、鄭綺文[2]李龍[2]、陳慧玲[2]、勞韻妍[2]、葉世雄(原屬監製等幕後職位,後兼任主持)[2]、歐翊豪[20]等。

1990年葉世雄開始擔任此節目監製,據他憶述當時節目主持人才鼎盛,自己本來只負責外勤轉播,但到了1992年不少主持離職或轉為兼職,他亦需自己兼任主持[2]。該年8月,此節目為《九二年粵港業餘粵曲大賽》香港區的優勝者,舉辦主持訓練課程。[27]

1995年,葉世雄有感主持人手持續短缺,又舉辦「戲曲天地新聲大賽」,選拔熟悉戲曲題材的新晉主持,最終選出六人擔任兼職主持,惜不久便相繼離開[28]。2000年葉世雄調離此節目及第五台,主持陳婉紅於2000年代兼任監製[5][29]

2004年,該頻道再次舉辦「戲曲節目主持人訓練班」,以招募及培訓新晉主持[5][28],當時就讀於香港教育學院的歐翊豪即出身於此訓練班[30]

環節及活動

一般環節[註 2]

  • 「金裝粵劇」
  • 「粵曲會知音」
  • 「鑼鼓響 想點就點」:開放聽眾熱線 1872312。
  • 「粵曲淺談」:初期環節。[1]
  • 「聞歌解情」:初期環節,解釋艱深詞句、詞中典故。[1][5]
  • 「文學、歷史、戲曲」:初期環節。[1]
  • 「歲易星移」:初期環節,回顧昔日紅伶。[1]
  • 「紅伶訴心聲」:初期環節,訪問當今伶人。[1][24]
  • 「舞台上下」:初期環節,報道本地戲曲界活動,採訪到訪香港的外地劇團,播放劇團演出的現場錄音。[1]
  • 「香港樂府」:初期環節,邀請具水準的本地社團演出。[1]
  • 「知音橋」:記載於1987年文獻的環節,播放聽眾的粵曲演唱,並邀王粵生朱慶祥、馮華、靳永棠、葉紹德等資深粵劇界人士作嘉賓即席指導。[3]
  • 「你我他精選」:記載於1990年文獻的環節,週一至週五播放精選粵曲曲目,並舉辦稱為「狀元榜」、「粵曲金榜」或「金榜題名」的票選活動,由聽眾於每週曲目中票選,在週六的「粵曲OK」節目中公布前三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31][32][33][34][35]
  • 「百花齊放」:1990年調動至週六播出,由蘇翁、陳婉紅主持[25],比較粵劇與其他地方戲曲的表達手法[5]
  • 「戲寶欣賞」:1990年起逢週一播出,由阮兆輝主持。[25]
  • 「鑼鼓新天地」:1990年起逢週二播出,由梁漢威主持。[25]
  • 「梨園動態」:1990年起逢週五播出,除報道戲曲界消息,亦接受聽眾表達意見及發問,邀業界人士解答。[25]
  • 「名伶名曲」:記載於1991年文獻的環節,逢週六播出。[36]
  • 「真真假假戲中人」:1991年逢週三播出,由阮兆輝、新劍郎主持,講述戲曲人物在史實與藝術形象之間的差異。[37]
  • 唐滌生的藝術」[5]
Remove ads

特備環節

  • 鍾雲山特輯:1984年5月12日起逢週六播出,共6集,專訪當年回香港探親的粵曲演唱家鍾雲山,由陳永康、陳婉紅主持。[24]
  • 「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雅音小集京劇特輯」:1988年11月21日起逢週一播出,介紹並獨家播放臺灣京劇演出團體「雅音小集」於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的演出錄音。[38]
  • 「1988中國地方戲曲展特輯」:1988年11月22日起逢週二、四、五播出,劇評家蕭銅作普通話旁述,阮兆輝作粵語旁述。[38]
  • 「相聲大師侯寶林專輯」:1993年約於3月逢週二播出,紀念當年病逝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39]
  • 「戲寶會知音」:1993年約於9月播出,共5集,播放香港及中國內地劇團名劇演出的現場錄音。[40]
  • 「戲曲人生——朱秀英」:2003年6月1日起逢週日播出,共4集,紀念當年病逝的伶人朱秀英,並重播1994年陳婉紅對她的訪問。[41]
  • 粵劇名班系列
    • 「姹紫嫣紅仙鳳鳴」:2003年11月15日起逢週日播出,共4集,回顧仙鳳鳴劇團,嘉賓包括業葉紹德、蘇翁、朱慶祥、學者余少華楊智深梅雪詩、劇團衣箱彬嫂及佈景製作人徐權。[42]
    • 大龍鳳劇團:2003年12月14日起逢週日播出,共4集,由阮兆輝、劇評人呂永(客席)主持。[43]
  • 何非凡紀念特輯「非同凡響憶情僧」:2020年10月31日起逢週六播出,共5集,由梁之潔、黎曉君主持。[44]
  • 鄧碧雲紀念特輯「碧海雲天念芍芙」:2021年4月17日起逢週六播出,共5集,由阮兆輝(客席)、梁之潔主持。[45]
  • 「粵劇的美學」:2021年6月5日起逢週六播出,由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梁寶華(客席)、黎曉君主持。[46]
Remove ads

「梨園之最」選舉

此節目曾於2016年舉辦「梨園之最」選舉,是一項香港粵劇及粵曲界頒獎活動[47],獎項及得主如下:

更多信息 獎項, 得主[48] ...
Remove ads

類似節目

  • 戲曲之夜
  • 越夜粵精彩

備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