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拓跋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拓跋雲(446年—481年),一名岱云[1],又作[2],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子,生母孟椒房。

生平

拓跋雲年五歲,父亲拓跋晃去世,號哭聲不絕。祖父魏太武帝聽聞後呼召,抱着他哭泣曰:「你為什麼知道成人的思想!」和平五年春正月丁亥(464年2月10日),魏文成帝封弟弟拓跋云为任城王[3][4],之后出任使持節、侍中、征東大將軍、和龍鎮都大將。和平六年冬季十月(465年),朝廷征召阳平王拓跋新成、京兆王拓跋子推、济阴王拓跋小新成、汝阴王拓跋天赐、任城王拓跋云入朝[5][6]。拓跋云回朝后出任都督中外諸軍事、中都坐大官,聽理民眾訴訟,當時甚有名譽。

延興年間,魏獻文帝集合眾同僚,意欲禪位於叔叔京兆王拓跋子推。王公卿士等都不敢先進言。拓跋雲進諫求魏献文帝不要有違祖宗傳統及棄黎民不顧。跟着太尉源賀、東陽公元丕等又進諫。魏獻文帝於是傳位於长子魏孝文帝元宏。

柔然侵犯邊陲,拓跋雲為中軍大都督,跟從魏獻文帝征討,與敵軍相遇於大磧。後來仇池及氐族謀反,以拓跋雲為征西大將軍討平。除都督徐兗二州緣淮諸軍事、征東大將軍、開府、徐州刺史。拓跋雲以太妃蓋氏薨,上表要求解任,魏獻文帝不許,拓跋雲悲號動疾,魏獻文帝乃准許。

拓跋雲性善撫綏,得徐方之心,為百姓所追戀。送遺錢貨,一概不接受。魏獻文帝聽聞後對他嘉許。復拜侍中、中都大官,賜帛千匹、羊千口。出為冀州刺史,仍本將軍。拓跋雲留心政事,體察民情,於是合州請戶輸絹五尺、粟五升以報拓跋雲之恩。魏獻文帝對他嘉許,遷使持節、都督陝西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長安鎮都大將、雍州刺史。拓跋雲廉潔謹慎,留心獄事,挫抑豪強,息止群盜,州民歌頌他的有千餘人。文明太后亦對他嘉許,賜帛千匹。太和五年(481年),薨於所轄州。遺令要求薄葬,切勿接受賵禭。他的諸子奉遵他的旨意。當棺木傳至京師,車駕親臨,哭之哀慟,贈以本官,諡「康王」。陪葬雲中之金陵。

Remove ads

家庭

夫人

子女

  • 元澄,北魏侍中、大将军、司徒公、尚书令、任城文宣王
  • 元嵩,北魏安南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
  • 元纯陀,第五女,先嫁穆氏,后改嫁使持节、代理镇南将军、都督南讨诸军事、平舒文定伯邢峦,邢峦死后在大觉寺出家,法号智首[7]
  • 元瞻,北魏散骑常侍、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司州州都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魏書/卷19中》,出自魏收魏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18》,出自李延壽北史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