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電大樓站
捷運松山新店線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電大樓站,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大安區交界處,為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新店線)的捷運車站。

Remove ads
車站概要
台電大樓位於羅斯福路三段下方,師大路口與辛亥路口間,老地名「林口店仔」、「林口庄」,車站編號為G08。
興建時曾暫名三總站[3](指三軍總醫院,總院已經遷至內湖,原址只留下汀州門診部),後取本站與公館站之間的台灣電力公司總管理處辦公大樓為名。
由於「松山=台電大樓」區間車以本站為終點,因此該列車在進站時會廣播「本區間車終點站臺電大樓站到站後不再提供載客服務,往新店方向的旅客請在本站換車,謝謝」,提醒乘客在第二月台候車轉往新店方向。在列車行進途中也會廣播「本區間車終點站:台電大樓站;往公館站、新店站的旅客,請在台電大樓站下車,改搭下一班車」。

車站構造
地面 | 出入口 | 出入口 |
地下 一樓 |
大廳層 | 車站大廳、服務台、自動售票機、驗票閘門 |
洗手間(站體北側付費區外,近出口3) 台電大樓ATM(站體南側付費區外,近出口1、2) | ||
地下 二樓 |
一月台 | ←![]() |
島式月台,左側開門
| ||
二月台 | ![]() ![]() |
- 本站南面與公館站之間設有袋狀軌,是新店線其中一個(另一個是大坪林站與七張站之間)。在1999年啟用至中和新蘆線東門站通車前只作為後備車軌。
- 本站自中和新蘆線東門站通車後,即作為「北投-台電大樓」區間車的端點站,因公館以南之七張站同時有小碧潭支線行駛,班次有限。故到站列車必須於本站二月台停靠後即清客、不開放上車,隨後經本站南側袋狀軌折返至一月台繼續載客,開往北投站。
- 2013年11月24日信義線通車後,原往北投方向「北投-台電大樓」區間車取消更改為往西門方向(與小南門線直通運行),本站也作為小南門線「西門-台電大樓」區間車的端點站。[4]
- 2014年11月15日松山線通車後,新店線不再直通運行至代表顏色不同的淡水線,小南門線納入新店線一部分,「淡水-新店」列車取消,改為「松山-新店」列車。往西門方向區間車延長至松山線松山站,但受七張站小碧潭支線影響,本站區間車必須保留,否則難以維持本站以北的頻密班次。現時小碧潭支線只有小碧潭一站(及該站只有一個月台及月台長度短),而該站人流不大,因此現時小碧潭支線於尖峰時間減少至12分鐘一班,以疏導公館站人流,但每12分鐘便須開出一班往本站區間車(而離峰時間則每6分鐘開出一班往本站區間車)。
出口1、2位於車站南端、出口3、4位於車站北端、出口5位於車站西端,無障礙電梯位於出口2、5,此外出口3有聯合開發大樓,出口2設有台電大樓ATM。
利用狀況

本處除捷運站外,車站附近設有數個公車站。在羅斯福路上,「捷運台電大樓站」(舊站名:羅斯福辛亥路口、羅斯福師大路口」站牌設於路中央的公車專用道上,「古亭國小」站牌則設於路邊。此外還有辛亥路上的「三軍總醫院」與師大路的「晉江師大路口」、「交通博物館」等,有多條公車路線行經。車站東北側為古亭國小。
出口2旁設有「潛水伕症勞工紀念碑」一座,該碑是為了紀念1995年新店線221標工程採用「壓氣工法」作業時施工不當,造成數十名工人罹患潛水夫病一事(江子翠站亦立有此碑一座)。
本站與南邊的公館站之間設有袋狀軌可供列車落客後調頭,因此在花博舉行期間,因應花博疏散人潮,部分時間加開由本站北至石牌站之區間車。(原本可以大坪林站作為此特別列車的南端終點,但為避免使用七張站北邊的袋狀軌而影響小碧潭支線的正常運作,所以運行此兩站之間。)
2012年9月,中和線在新莊線東門站通車後,改為直通中和新蘆線,本站開始作為常態的端點站,開行本站至北投站的區間車,在信義線通車前,補充原「北投-南勢角」的列車運能。2013年11月信義線通車後,取消「北投-台電大樓」營運模式,改開行本站至西門站(與台北捷運小南門線直通營運)的區間車,以補足原「北投-台電大樓」列車在「中正紀念堂-台電大樓」段的運能。
Remove ads
車站周邊
- 1出入口:
- 台電大樓
- 台灣文化清真寺
- 台灣電力公司總管理處(位於本站與公館站間)
-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 捷運臺電大樓站(1號出口)
- 捷運臺電大樓站(2號出口)
- 捷運臺電大樓站(2號出口)_1
- 捷運臺電大樓站(4號出口)
- 捷運臺電大樓站(5號出口)
- 古莊公園
- 無相門
- 2出入口:
- 3出入口:
- 龍泉市場
- 螢橋國中
- 師大公園
- 4出入口:
- 5出入口
公車資訊
站牌名為《捷運台電大樓站》(舊站名:羅斯福師大路口、羅斯福辛亥路口)、《羅斯福浦城街口》、《三軍總醫院(辛亥)》、《晉江師大路口》
Remove ads
歷史
- 1999年11月11日:隨著捷運新店線「古亭-新店」段正式通車而啟用[6](p. 328)。
- 2012年9月30日:本站當日開始為常態端點站[6](p. 227)。
- 2013年11月23日:因應信義線完工通車,「北投-台電大樓」與「台北車站-台電大樓」營運模式開行最後列車,於當日的晚上11時05分自本站發出往北投站的最後列車後,「北投-台電大樓」營運模式正式走入歷史。次日(2013年11月24日)的凌晨0時6分自本站發出往台北車站的最後列車後,深夜模式的「台北車站-台電大樓」營運模式亦正式走入歷史[6](p. 228)。
- 2013年11月24日:隨信義線通車,「北投(台北車站)-台電大樓」列車取消,改開行「西門-台電大樓」小南門線列車,本站可直通至西門站[6](p. 228)。
- 2014年4月8日:台北市政府公布松山線通車與新店線(含小南門線)貫通後的營運模式,本站在松山線正式通車後,將作為「松山-台電大樓」區間車的端點站[6](p. 228)。
- 2014年5月25日:中天新聞台播出的「防身術」教戰守則,有網友眼尖發現記者進入車廂內噴防暴噴霧時整台車廂空無一人,即因該班列車為「西門-台電大樓」小南門線列車清車後進入本站與公館站中間的袋狀軌,又因為林姓記者一噴防暴噴霧,造成車廂內充滿難聞且有刺激性的味道,該列車司機有回報行控,站務也將他們留置在西門站交由警察處理,而該班列車被送回機廠清理。[7]
- 2014年11月9日:本站往新店方向因袋狀軌號誌異常,所有列車都必須經過袋狀軌才能進入主線,惟「西門-台電大樓」小南門線列車必須實施過站不停,於萬隆站的橫渡線掉頭進入第1月台再開至台電大樓站繼續載客。(註:假若松山線通車後再次發生相同事件,則星期一至五會掉動小碧潭支線列車、星期六及日(例如事發當日,雖然當時松山線尚未開通)則以取消區間列車行駛,此事件發生在松山線通車前最後一個星期日)
- 2014年11月15日:隨松山線通車,原「西門-台電大樓」小南門線列車取消,改開行「松山-台電大樓」新店松山線區間列車。
- 2017年9月:本站半高式月台門啟用。
- 2024年3月15日:在PELU燈箱上試辦新增照明。
- 2024年3月21日:將原有的PELU燈管全數拆除,並且頭尾端新版照明全數啟用。
- 2024年5月22日:成為松山新店線最後一個更新外語站牌的車站。
- 2024年5月24日:舊版站牌正式走入歷史,於(24日)凌晨更新為新增日韓文的全新站牌。
腳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