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摩尼像絹畫掛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摩尼像》(日语:マニ像[1]英語:Icon of Mani)是一幅明朝時期的絹畫掛軸,出自中國南方沿海地區,描繪摩尼教創始人摩尼的肖像,已完全漢化。

事实速览 摩尼像, 藝術家 ...

發現過程

這幅畫的黑白照片最初載於1937年的日本東洋美術期刊《國華日语国華》,但沒有給出收藏地點以及其他相關訊息。根據匈牙利亞洲宗教藝術史學家古樂慈的研究,該畫同《冥王聖幀》中描畫的摩尼雕像特徵相似,應是當年中國南方的摩尼教徒用作宗教崇拜的聖像。原本由於無法考證來源,所以普遍認為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佚失。[2]京都大學的文獻語言學教授吉田豐日语吉田豊 (言語学者)於2019年在日本大阪藤田美術館發現《摩尼像》之眞品原作,之後該畫在奈良國立博物館擧辦的「国宝の殿堂 藤田美術館展」上公開展出。[3]

图集

對比

古樂慈製作的對比圖,將該畫細節同《冥王聖幀》裡的摩尼雕像以及泉州市草庵的摩尼光佛像進行對比。

補說

Thumb
八幅絹畫圖集

目前已知的中國摩尼教絹畫掛軸包括該《摩尼像》在內共八幅,可分為四大類:

單體神像兩幅(描繪摩尼和耶穌)
描繪救贖論Soteriology)的畫軸一幅
描繪先知論(Prophetology)的畫軸四幅
描繪宇宙論Cosmology)的畫軸一幅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