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擬菌病毒科
模拟病毒目的一科病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擬菌病毒科(學名:Mimiviridae)是核質巨DNA病毒的一個科,成員均為巨大病毒,包含拟菌病毒、Klosneuvirus、餐厅虫病毒(Cafeteriavirus)、图邦病毒等,可能還包含許多目前被歸在藻類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的病毒[1]。本科病毒的天然宿主的範圍甚廣,包括變形蟲、定鞭藻門、綠藻門、古蟲界與不等鞭毛類等真核生物的不同類群,甚至可能包含能感染動物(鱘魚)的Namao病毒[1],亦有在人體中被發現的紀錄[2]。
Remove ads
特色
擬菌病毒科的病毒外型為二十面體[註 1],直徑約400奈米,基因組為不分段的線性雙股DNA,長度370kb-1.51Mb[1][4][5]。
擬菌病毒科的病毒常與噬病毒體和转座病毒体等元件共同出現,且本科病毒基因組中,早期轉錄的基因之啟動子中常有AAAATTGA的序列,基因的轉錄常以莖環結構終止,且許多病毒具有編碼氨酰-tRNA合成酶的基因,為此類病毒的重要特色,其中图邦病毒的基因組中甚至有多達20種不同氨酰-tRNA合成酶的基因[1];多數本科病毒亦具有一種麩醯胺酸依賴型天門冬醯胺合成酶(glutamine-dependent asparagine synthetase, AsnS)的基因;此外已知的所有本科病毒都具有MutS7基因,該基因存在所有生物中,編碼一種參與DNA错配修复的蛋白質,但不見於其他類病毒中,而本科病毒的MutS7基因與Ε-變形菌和八放珊瑚之粒線體中的MutS7基因較為接近[1]。
Remove ads
註腳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