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家遺產廳
韓國政府負責保護與發揚文化財的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家遺產廳(朝鮮語:국가유산청/國家遺産廳 Gukga yusancheong */?),是大韓民國政府负责保护與發揚國家遺產的机构。总部位於大田广域市政府大田廳舍。隸屬於文化體育觀光部。
歷史
1945年11月,駐朝鮮美國軍政廳接管李王職後將其改組為舊皇室事務廳,專司文化財的保护與管理工作。1955年,改組為舊皇室財產事務總局。1961年10月,文化財管理局成立[1]。1962年,《文化财保护法》出臺,以日本1950年《文化财保护法》为蓝本[2]。1999年,文化財管理局升格为文化財廳[1]。2024年5月17日,《國家遺產基本法》施行,文化財廳改編為國家遺產廳,各級別「文化財」也一併改名為「遺產」[3]。
事跡
根据1962年《文化财保护法》第2条,文化財主要可分为有形文化財、無形文化財、紀念物、民俗文化財等[4]。
2010年,文化財廳参与光化門修复项目[5],修復好的牌匾於当天揭幕。但到11月初,木匾“光”左侧與“化”下方出現长而垂直的裂缝。文化財廳稱是秋季乾燥天氣導致木材收縮,但專家提出異議,表示是因為用未熟松木板趕工期,而且木材乾燥不當[6][7]。多次論爭後,裂缝得到修复,政府又委托製造了新匾。2011年9月,新匾的13块木板被切开,之后在江原道自然干燥。但是,在文化財廳针对5000人的调查中,有58.7%的人表示應用韩文題字,41.3%的人表示應用漢字,而1395年的原版是漢字。咨询过的大多数专家认为,題字应覆刻原版[8]。
2012年12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將《阿里郎》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9],文化財廳公布五年计划,以保存並發揚这首歌。该计划旨在支持区域组织的阿里郎音乐节,并为歌曲、展览、基金研究建立档案,已拨款3360萬韓圓[10]。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