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南里 (臺南市南區)
中華民國台南市南區轄下一里行政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文南里位於臺灣臺南市南區,北邊跟文華里隔著建南路,東以金華路二段與廣州里為鄰,南邊則與金華里、彰南里隔著健康路二段、鹽埕舊溪[1]。文南社區曾榮獲中華民國全國第四名的社區,在2005年第一屆府城十大傑出社區中亦得到金質獎[1]。
此條目過於依赖第一手来源。 |
Remove ads
簡介
文南里所在地過去是魚塭,並且原為文華里的一部份,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才自成一里,而其發展則是從開億建設在健康路興建第一批住宅開始[1]。這一帶在1990年代聚集許多如鈕扣、裁縫、成衣等服飾加工業工廠,吸引許多雲嘉南以及彰化的沿海地區居民遷入,並成為全臺知名的「布市」,有「成衣加工堀」之稱[1]。但隨著產業外移,當地的服飾加工業已經逐漸沒落[1]。
1998年9月在里長陳清泉努力下,成立文南社區發展協會,由邱鴻津擔任首屆理事長,會員約200多人[1]。在內政部推廣學習型社區行動方案時,該里與金華里為子母種籽社區,獲得金華社區的協助[1]。而在成立發展協會之後,1999年1月又成立社區守望相助巡守隊,並在2001年始啟用全臺首例的社區寬頻間視系統,兩年後該系統更與金華派出所連線以保障社區治安,而在319槍擊案中該系統亦提供了相關的影帶資料[1]。由於社區巡守隊運作良好,除獲得「臺南市守望相助績優獎」外,還在2001年舉辦過臺南市守望相助工作示範會[1]。此外該社區在參與過921大地震救災後,成立了全臺第一批由社區組成的「睦鄰救援隊」[1]。此外在1999年時,文南社區亦成立環保志工隊,有效地解決社區整潔、小廣告以及登革熱等問題,並設有由社區內低收入戶與獨居老人管理的資源回收站,其收入全歸負責人所有,除解決環保問題外亦補貼其生計,因而該社區曾在2002年代表臺南市辦理全國登革熱防治觀摩會、獲得環保署第十一屆全國十大環境保護模範社區之一,而該志工隊除里內環境之外,亦會在中秋節隔天前往黃金海岸淨灘[1]。在社區文化方面,該社區除努力整理「布街文化史」之外,並於2003年創立有《文南社區報》[1]。
Remove ads
爭議
2004年陳清泉里長向公所爭取在金華路至育南街長約263公尺,寬約12公尺的長南街段,鋪設玻璃大道。2005年因設計單位與里長辦公處對此工程有意見,造成路面刨除後,塵土飛揚,附近住戶苦不堪言且會車不便,讓工程延宕近一年才完工。長南街玻璃大道完工後遇雨容易讓行人滑倒或機車打滑,2006年8月故刨除玻璃大道重新鋪設柏油路面。
環境
文南里的店面主要集中在金華路二段、健康路二段、中華西路一段、建南路與文南路等地,其餘地區多為住家,而由於中華西路一段為南區通往台17線(西濱公路)的要道,故往來人車頻繁[1]。
社區內設有文南公園,原為「兒公二公園」,因設計不佳且髒亂,故使用率甚低,後來經社區募得70多萬後予以改建並票選更名[1]。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