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樂府運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樂府運動是由白居易元稹等共同提倡的文學改革運動,與韓愈柳宗元提倡的古文運動相互呼應。「新樂府」是唐人自立新題的樂府詩,與漢樂府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新樂府不入樂。至於運動宗旨則是在於「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大大強調了詩歌的社會功能和諷諭作用。

起源與時代背景

經歷安史之亂後,唐朝社會動亂、政治腐敗,有識之士目擊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希望能藉由政治改良以風氣推行等方式挽救日漸式微的國勢,如此的想法反映在文壇上則出現了古文運動與新樂府運動。白居易元稹等人,承傳了杜甫社會寫實的風格,試圖在詩中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弊端。然而此類型的創作不免會觸怒顯貴人士,因此在風氣的推展上並不順利,但是如此憂國憂民的精神無論是在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史上,都是難能可貴的。

白居易与新乐府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发起者之一。他在《与元九书》中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应服务于现实,揭露社会问题并表达民间疾苦。此理念体现在《新乐府》五十首中,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上阳白发人〉等,语言通俗,针砭时政,具有极强的现实关怀色彩。

白居易并非仅从文艺角度重塑“乐府”,更将其转化为一种社会批评工具,其诗常以“为君”“为臣”“为民”“为物”分类,揭示其深层的政治意图与文化批判精神。 [1] [2] [3]

元白體

元稹與白居易兩人的文學風格近似,稱元白體,元稹有《元氏長慶集》,白居易有《白氏長慶集》,故又稱長慶體,屬於元和年間的元和體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