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竹東寧宮
臺灣新竹市東區地藏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道光元年(1821年),守備洪志宏及清兵提標集資創建新竹嶽帝行宮,奉祀東嶽大帝,但依古制縣不得興建東嶽廟而稱為「行宮」[1]。此廟和附近的寄靈庵一帶是早年來臺的清朝官員或移民過世後,為了等船而將棺木安置的地方[2]。1909年,募款改建,但皇民化運動時廟身淪為廢墟,築蓄水池和防空壕,地藏、嶽帝等神像移寄新竹法蓮寺,五穀先帝神像遷至南壇大眾廟[3]。
1950年再組織籌建委員會募捐重建[3]。長輩也參加籌建的蘇桓生表示,當時神像先安置在東瀛福地,想以重建地藏庵的名義重建但不被政府接受,為通過申請建廟,透過許德輝以祭祀鄭成功名義興建「東寧宮」,才獲得通過[4]。又廟址在竹塹城東門附近,此廟名帶有保佑地方安寧之意[5]。
所祀神明
慶典
新竹市農曆七月宗教活動,有「都城隍放、地藏王收」的傳統[10]。新竹市廟宇的普渡最先為南壇大眾廟,接棒的是新竹都城隍廟、新竹長和宮,以東寧宮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誕辰法會為收尾[11]。東寧宮會舉行七天的地藏王壽誕法會,每天宴請宴請信眾與弱勢者[12]。
農曆八月初一東寧宮和東瀛福地舉行舉辦東門里和中正里的市場普[13]。新竹文史學者張德南表示,早期在北門街有舉行市場普的普渡,北門街商圈沒落後,東門接手[11]。東門和中正兩里商家自日治時期約定在農曆八月初一舉辦普渡,早年由東寧宮和東瀛福地共同舉辦,後因對爐主產生方式意見分岐而各自辦理[13]。晚間九時,東寧宮舉行「封鬼門」儀式,關上東寧宮虎門,新竹市普渡結束[10]。
農曆十月十五舉行年例遶境,新竹縣市廟宇多有參與[14]。
軼聞
在1997年報導時,此廟是新竹市收容丟棄神像最多的寺廟,以土地公的數量最多。廟方托神不收費,經過一段時間等沒有供主來認領,就退神銷毀,以留出空間讓新進的神像寄居。[1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