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无锡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无锡话(無錫言話、ⓘ),即无锡方言,是一种吴语方言,流行于江苏无锡地区。
音韵
下表中列出无锡话的声母,并同时给出普通话对应声母作为对照。由于文白异读现象,会给一些字加上脚注以表明是文读文还是白读白。
Remove ads
吴语具有复杂的广式连读变调系统,因此声调可以分为两种:单字调和连续调。单字调是单个汉字在吴语中的读法;而连续调是在实际说话中出现的调,其划分的单位不是单字,而是一个语流,如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短语。
根据《现代吴语的研究》中的抽样调查,无锡话的声调共有八个(平上去入四声各因声母清浊分为阴阳)。
陰平 | 陰上 | 陰去 | 陰入 | 陽平 | 陽上 | 陽去 | 陽入 |
55 | 324 | 34 | 5 | 13 | 232 | 213 | 23 |
连续变调的规律至今仍众说纷纭。赵元任在《现代吴语的研究》中曾指出无锡话中的连续变调的一个特点:阴平字单读时不特别,两字相连上字是阴平时(香山,标标),两字的全调类似一个上声字,也成平常所谓无锡腔。[6]
词汇
- 爷,老爷,爹爹,老子,老头子(爸爸)
- 娘,姆妈(妈妈)
- 恩娘,青娘(奶奶)
- 阿公(对年老男性的称呼,亦指外公)
- 阿婆(对年老女性的称呼,亦指外婆)
- 舅公(外公)
- 舅婆(外婆)
- 佰佰(姑姑)
- 姑父(姑父)
- 阿哥,大大(哥哥)
- 阿姊(姐姐)
- 妹子(妹妹)
- 弟子(弟弟)
- 阿嫂(嫂子)
- 姑娘(丈夫的姐姐或妹妹)
- 阿叔(父亲的弟弟)
- 老伯伯(对与父母同辈年长者称呼,亦指父亲的哥哥)
- 阿婶,婶婶娘(婶婶)
- 阿姆娘,娘娘,阿娘(伯母)
- 阿太,太婆,太太(爷爷的母亲)
- 太公(爷爷的父亲)
- 先生(老师)
- 医师,大夫(医生)
语法
语助词不仅被用来表示口气的轻重信疑的态度,具体一些的类似过去、假设、程度等关系也是必须或是可以用语助词表示的。下列汉字绝大多数并非本字,但在所属方言中的发音与该字相同。
- 领格关系 - 個[kəʔ5],类似于普通话「的」。例:我~书;好看~花;我要一朵红~。
- 陈述过去 - 勒/來[leʔ23],类似于苏州话「哉」。例:后来我就去睏~。(苏州:后来我就去睏哉;常州:到后来他又来祭。)
- 特指提问 - 吶[nəʔ23],类似于苏州话「呢」。例:佗会唱歌,你会啥~?(苏州:俚会唱歌,倷会啥呢?)
- 反诘是非 - 匣[ɦaʔ23],类似于苏州话「阿」。例:你想骗我~?
- 提醒警告 - 啘[uɛ55],类似于常州话「辣」。例:本生是佗個~。(苏州:本生是俚葛呀。常州:本来是他葛辣。)
另外还有一些语气助词如:
- 啊
- 嘛
- 咯
- 嘎
- 喏
- 咧
- 呕
- 呃
- 哆
- 哦
- 啦
现状
此段落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4年6月13日) |
![]() | 此段落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无锡话自身的语法、词汇、句式与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存在一定差异,有一定的“文”、“言”脱离现象。当用无锡话朗读现代汉语白话文时,人们一般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来读。朗读者习惯上会先按照无锡话自身的语法、词汇、句式对原句进行调整,然后再用无锡话复述出来。但这种“调整后的”的语句却很难用准确的汉字写下来(多是非常用汉字)。
目前的一种比较流行的写法是用同音的汉字代替不知道如何落实到汉字的发音,如:黑铁吗它(漆黑)、滑较(顺便说一下)、十五八搭(很脏)、闹忙(热闹)。然而,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与非吴语区交流。
有无锡话登场的作品
- 小说
- 电视剧
- 武林外传 - 第三回第十三分零二秒,向佟掌柜催要鱼香肉丝的顾客所讲的就是无锡话。
其它
- 从20世纪末开始,方言节目在很多地方电视台异军突起。无锡电视台也陆续推出了使用无锡话主持的电视节目《洋葱头讲劲头》《阿福聊斋》《扯扯老空》等。
参考文献
- 《无锡方言词典》项行著
- 《无锡方言四书》荣耀祥著
- 《乡音》钱祖德著
- 《现代吴语的研究》赵元任著
脚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