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化性角化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化性角化病
Remove ads

光化性角化病(英語:actinic keratosis,縮寫:AK)又称为日光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症,是一种皮肤癌前狀態英语Precancerous condition的病变,之後可能发展为皮膚鱗狀細胞癌,但也可能不治疗就自癒[1]。通常成群出现在头部、手臂和手背等經常日哂的部位。边界清晰,呈红色、皮肤色或色素沈澱英语Hyperpigmentation,质地坚硬或呈現疣狀、光滑、有光泽或鳞状丘疹[2]。单一病兆的大小常在0.2至1公分间[1]。肥厚型可能形成皮角[2]。通常病兆没有任何症状,但若被抓伤,可能会出血[3]

事实速览 光化性角化病, 分类和外部资源 ...

病因是长期暴露在紫外线[4]。危险因子包括淺膚色日晒较多、免疫功能差、接触[2][1]。可能的致病机轉為紫外线对脱氧核糖核酸造成损伤。通常由皮膚的外观诊断;但诊断不明的病例,也可进行活體組織檢查切除後再进行组织学检查[5][2]。鑑別診斷包括狼疮落葉型天疱瘡頭皮糜爛性膿疱性皮膚病英语Erosive pustular dermatosis of the scalp基底細胞癌[2]

光化性角化病有多种疗法[5]。通常以冷療治療,治愈率约为75%;然而,可能造成皮肤不均勻地異外变白[6][7]。若病兆面积大,外用药膏(如5-氟尿嘧啶咪喹莫特英语Imiquimod)的效果可能更佳[8][9]光動力療法是治疗多处病兆的另一种选择[10]。若不及时治疗,8-20%的患者將進展为皮膚鱗狀細胞癌[6][11]

光化性角化病很常见[10]。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病。疾病的盛行率會随着年龄而增加,好发在50岁以上[1][2]。若其他因素相同時,赤道附近的發生率較高[12]。光化性角化病是由威廉·杜佈雷伊英语William DubreuilhWilliam Dubreuilh)在1896年描述[13]。现在用的名称由平庫斯(Pinkus)于1958年提出[12]

Remove ads

体徵和症状

Thumb
光化性角化病皮膚病兆的局部特写。
Thumb
头皮上有多個光化性角化病的病兆。

光化性角化病最常见的症狀是出現厚度不等的白色鳞状斑块,周围為红色;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时,會感受到砂纸般的质地。病变附近的皮肤常常也有日光造成损伤的痕跡,典型表現為色素改变,在色素沉着的区域同時又有黄色或苍白變化;皱纹變深、纹理粗糙、紫癜瘀斑皮膚乾燥英语Xeroderma和散佈其間的毛细血管扩张[14]

光照老化会积累致癌的变化,引起突变的角质细胞增生,并可能表现为光化性角化病或其他的表皮肿瘤[15]。由于长年累積的日照伤害,皮肤单一区域內可能会出现多处光化性角化病。这种情况称为区域癌变。

病兆通常沒有症状,但可能会有疼痛、瘙痒、出血或產生刺痛或灼热感[16]。通常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级:I级(容易看到,稍微可触),II级(容易看到並触摸到),III级(明显看到且过度角化)[17]

变型

Thumb
唇部的角化过度型光化性角化病(皮角)

若皮膚病兆出現潰瘍结节出血英语Friability時應特別小心變成恶性肿瘤[18]。具体來說:易惡化成皮膚鱗狀細胞癌的高风险临床表现,可簡化為英文縮寫「IDRBEU[19]

  • I(induration/inflammation):硬化/發炎
  • D(diameter):直径>1公分
  • R(rapid enlargement):快速變大
  • B(bleeding):出血
  • E(erythema):红斑
  • U(ulceration):溃疡

光化性角化病通常依临床變化诊断,但临床上單依外觀,有時很难与鳞状细胞癌区分,若出現以上特征,建議進行活检以確定診斷[20]

参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