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式罗马字

日語書寫方式之一・日語羅馬字表記法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式罗马字(日语:日本式ローマ字)是日语罗马字的一种,由田中舘愛橘在1885年发明[1]

平文式罗马字相比,日本式罗马字忽略了发音,却更为系统地对应着五十音。例如:た、ち、つ、て、と,平文式罗马字按照发音转写为ta、chi、tsu、te、to,而日本式罗马字转写为ta、ti、tu、te、to。

训令式罗马字是在日本式罗马字的基础上修改而来。日本式罗马字也是ISO 3602的严式转写法[2]

转写表

更多信息 五十音, 拗音 ...

注:红色的假名在现代日语已不再使用,参见:历史的假名遣

田中舘所给出的表格中,缺少长音的转写。从其论文内的例文可知,长音用元音上加长音符号(横线)的方法表示。然而,在1936年的法语演讲中,田中舘表示“对于长音,在元音aiueo上加^,或者(特别是大写字母时)双写元音”。[3]

田中舘所给出的表格中,缺少促音っ的转写。从其论文内的例文可知,促音用双写后接辅音的方法表示。在1936年的法语演讲中,田中舘明确表示“双写后接的kstp”。[3]

田中舘所给出的表格中,缺少拨音ん的转写。从其论文内的例文可知,拨音用n表示。而对于后接aiueoy的情况,论文没有涉及。在1936年的法语演讲中,田中舘明确表示拨音全部用n,当后接元音或半元音y时,在n上角加‘作以区分。[3]

Remove ads

參見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