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时间管理
个人管理的一个分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不是完全的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作为一种提醒与指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12月23日) |
![]() | 此條目可参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8年2月25日) |
发展阶段
时间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例如史蒂芬·柯维)[需要較佳来源]
- 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 第二代理论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
- 第三代理论正是目前流行的优先级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
- 第四代理论跳出“时间管理”的定义,主张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最近有一些观点(2001[1],David Allen)指出,“时间”和“管理”连在一起会误导人们以为“时间管理”是要对时间进行管理,而时间是无法进行管理的。这一概念实际上意味着它是“管理我们自己的活动,以确保它们是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这是一个难以管理的持续的资源”。要管理時間,提升工作效率,其實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內心有關,利用一點儀式[2],讓身體知道準備進入工作狀態,或者為自己提供一些誘因,都能更有效運用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Remove ads
流行体系
- 要事第一(First Things First,FTF)是以原则为中心的方法,不是教導讀者如何提高速度,而是给讀者一个指南针为讀者指明方向。
- 强调根据七个习惯的原则和自己的使命、价值观,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根据这些原则决定哪些事情是真正对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重大的要事,然后处理要事。
- 强调从大局着眼,强调效果和方向,更多的是原则。
- FTF的创始人:史蒂芬·柯维

艾森豪威尔法則是源自一般認為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所說的話:「我手中的待辦事項可分為兩個種類,『緊急』和『重要』,重要的事情永遠不會緊急,緊急的事情不會重要。」[3][4]
利用艾森豪威尔決策法則,各個待辦事項可依照「重要/不重要」和「緊急/不緊急」來劃分所在的決策矩陣象限[5][6][7])。
待辦事項詳細的區分方式如下:
參見
系統化:
心理學/神經科學:
精神病學: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 邱佩柔. 五大步驟養成A+好習慣. 商周第1243期. 201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9).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