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昭穆制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昭穆制度一种起源于周代宗法制度祠堂(包括帝王的宗庙)、墓地中祖先的排列顺序。就是根据昭穆制度决定的,主要是始祖居中,左昭右穆。此外,昭穆的排列顺序还应用在古代向祖先祭祀行礼时子孙如何排列。

左昭右穆

昭穆制度是指宗廟制度之一,指宗廟、墓地或神主的輩次排列。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只在寝中祭祀,以此區分親疏貴賤。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礼记·王制》

延伸到民間,祠堂神主牌的擺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以始祖居中,以始祖座向觀之,一世、三世、五世位於始祖的左方,稱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右方,稱穆。簡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廟、墳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為昭,右為穆,故亦稱左昭右穆制。

周朝始祖居中 王季
右穆 二世 武王 左昭 一世 文王
右穆 四世 康王 左昭 三世 成王
右穆 六世 穆王 左昭 五世 昭王

由於日月星之運行多在中天以南,故古人觀天象是坐北朝南。因此,「昭穆」之命名,以日東昇稱「昭」,在左(龍邊),昭有明義;日西落,在右(虎邊),故稱「穆」,「穆」甲骨文象收穫。另外,春秋時期的昭穆還有尊卑的含義。古人尚左而下右,南向為尊,北向為卑,都有這種意味。

中國各地孔廟之四配聖位置排列,亦先左次右,先北次南。

至聖先師 孔子
曾參 宗聖 顏回 復聖
孟子 亞聖 孔伋(子思) 述聖

昭穆制度在周朝获得广泛应用,对墓葬、祭祀等仪式都是重要的参考[1][2]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