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魯士總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魯士總理
Remove ads

普魯士總理(德語:Ministerpräsident)又譯為普魯士首相,為普魯士行政首長,於1702年設立,至1947年與普魯士本身一同為盟国管制理事会廢除

事实速览 普魯士總理(首相), 官邸 ...

職權

1701年,腓特烈一世哥尼斯堡加冕,勃兰登堡-普鲁士升格为王国,在普鲁士王国時期,首相担任国王的首席大臣(Leitende Minister),1848年后改称部长主席,并主持普魯士议会(1848年成立的普鲁士立法机构)。1871年德意志统一直到1918年的德国革命的47年裡,由于普鲁士在帝国内的超然地位,普鲁士首相一直兼任德意志帝国首相[1]

魏瑪共和國普鲁士自由邦時期,總理是州政府首脑,担任更传统的议会职务。1932年普魯士政變、1935年纳粹政權引進帝國專員而「解散普鲁士」(Reichsstatthaltergesetz)之后,该職位不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作为一种政治虛衔,由赫爾曼·戈林長期擔任。最终總理職務与普鲁士本身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盟军废除[2]

普鲁士部长主席

首席大臣(1702年-1848年)

更多信息 圖像, 姓名 ...

普魯士王國首相(1848年-1918年)

政黨:   德國中央黨   無黨派

更多信息 圖像, 姓名 ...
Remove ads

普魯士自由邦總理(1918年-1945年)

政党:   德國社民黨   德國中央黨   納粹黨   無黨派

更多信息 圖像, 姓名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