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朔州市
中国山西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朔州市,简称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市境东界大同市,南连忻州市,西北达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大同盆地西南部,北、西、南三面皆环山,西北为洪涛山,西南为管涔山,东南为恒山,中部和东部为桑干河平原。桑干河及其支流恢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属海河水系,西北有属黄河水系的苍头河,市人民政府驻朔城区市府西街1号。朔州是以煤电为主导的能源城市,也是北方重要的奶牛基地和陶瓷生产基地。
Remove ads
历史
峙峪、边耀、鹅毛口等古遗址表明,距今约28000年前朔州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
春秋以前,这里为少数民族北狄所居,战国时归入赵国版图。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边帅蒙恬在此筑城名马邑,置马邑县,归雁门郡管辖。西汉时置马邑县(今朔城区)、中陵县(今平鲁区)、剧阳县(今应县)、阴馆县(今朔城区东南)、汪陶县(今山阴县)、埒县(今朔城区南)、楼烦县(今朔城区西南)、善无县(今右玉县),归雁门郡管辖。东汉末年县废。
西晋时将雁门关以北各县民撤往关南,地归代王拓跋猗卢。北魏时属畿内地,置桑乾郡、繁峙郡、马邑郡。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将治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到马邑西南;天保八年改马邑县为招远县,为朔州治。北周升朔州为总管府。隋时改为马邑郡,辖鄯阳縣(又稱开阳,今朔城区南部)、神武(今山阴、应县境)。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马邑为朔州;天宝八年(742年)又改朔州为马邑郡。
五代十国、辽、金、元皆称鄯阳县,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将朔州、寰州、应州割让给契丹,朔州入辽。宋为朔宁府治,金、元皆为朔州治。
1912年(民國元年)改朔州为朔县,隶雁门道。后雁门撤道,直隶山西省。
1946年朔县被中国共产党攻取,归察哈尔省,1952年察哈尔省撤消,重归山西省。1989年1月5日正式设市。下辖朔城区(原朔县)、平鲁区(原平鲁县)和山阴县。1993年7月原雁北地区撤消,其所辖的应县、右玉县和怀仁县划归朔州市[1]。
地理
朔州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到总面积的60%以上。境内海拔在16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40多座。最高海拔位于山阴县东南部的翠薇山,主峰馒头山海拔2426米;河流分布较广,主要河流共29条,基本分属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朔州市属典型的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干燥,冬长夏短,多风少雨,日照长,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6.4摄氏度,平均降水量428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
Remove ads
政治
|
|
人口
截至2022年末,朔州市常住人口159.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9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0.97万人,人口出生率6.11‰;死亡人口1.15万人,死亡率7.2‰。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593,44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714,85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21,413人,下降7.08%,年平均增长率为-0.73%[10]。其中,男性人口为826,012人,占总人口的51.84%;女性人口为767,432人,占总人口的48.1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7.63。0-14岁的人口为273,994人,占总人口的17.2%;15-59岁的人口为1,029,198人,占总人口的64.5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90,252人,占总人口的18.2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99,294人,占总人口的12.5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85,435人,占总人口的61.8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08,009人,占总人口的38.16%。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590,707人,占99.8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737人,占0.1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22,623人,下降7.16%,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210人,增长79.2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8个百分点。
经济
朔州是新兴的工业基地,兼有电力、机械、化工、建材、陶瓷、食品等行业。农业有粮食种植、果树栽培、油料种植、牧业、渔业。 朔州市内重要的工业企业有平朔煤业、神头发电厂等。
交通
市内环城公交车有南环和北环,公交公司汽车有1、2、3、5、6、7、8、9、11路。车费为1元。

北同蒲铁路电气化复线、大运二级公路、神朔铁路、朔黄铁路、 241国道、
336国道、平万公路、朔蔚公路和连接
京大高速公路的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境内,铁路专用线和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是山西省第一个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地级市。
旧的平朔机场已于2003年撤消。现在改为汽车驾驶培训学校。 新的[朔州滋润机场]]已于2023年投入使用,现存上海、天津和长沙三条航线。
文化

教育
朔州境内共四所高校(一所本科,三所专科类大专高职院校)
- 山西工学院(原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代表性学校:
名人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