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朝永振一郎

研究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朝永振一郎
Remove ads

朝永振一郎(日语:朝永 振一郎ともなが しんいちろう Tomonaga Shin'ichirō,1906年3月31日—1979年7月8日),日本物理學家量子電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也因為這項貢獻與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朱利安·施溫格共同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事实速览 朝永振一郎 朝永 振一郎(ともなが しんいちろう), 日本第7、8任日本学術会議会長 ...
事实速览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經歷

朝永振一郎於1906年出生在日本東京小石川區小日向三軒町(現在的文京區小日向),也是日本哲學家朝永三十郎(朝永三十郎與西田幾多郎都是京都學派的一員)的長男與第2個小孩。朝永振一郎在第三高等中學(三高)畢業後,於1926年進入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就讀。日本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是朝永在三高與京大的同學。大學畢業後,他繼續留在大學中擔任助教3年。在這期間,朝永振一郎參加了仁科芳雄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

職業生涯

在1937年,當時在德國萊比錫的朝永振一郎進入維爾納·海森堡的研究團隊來合作進行研究。在2年後,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朝永振一郎返回日本,不過他已在萊比錫完成他對於原子核物理學的博士研究。

朝永振一郎在1941年成為東京文理科大學(東京教育大學前身,現在的筑波大學)的教授。在這段時期,他研究了磁控管中子,並完成了超多時間理論。朝永振一郎在1948年與學生試圖驗證美國物理學家薛尼·丹克夫Sidney Dancoff)的一份關於量子電動力學的論文,不過最終失敗了。經過他的研究後發現,薛尼·丹克夫忽略了一些環節。經過他的努力後,朝永振一郎與朱利安·施溫格各自獨自完成重整化理論,並且計算出蘭姆位移的數值。他也在1948年獲得日本學士院獎,並在1951年成為日本學士院院士。

他在1949年受到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邀請,前往普林斯頓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研究。朝永振一郎後來在隔年返回日本,並提出朝永-魯丁格液體Tomonaga-Luttinger liquid)模型。他在1952年獲得日本文化勳章。在1965年,朝永振一郎因為量子電動力學的研究,特別是重整化理論與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及朱利安·施溫格共同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朝永在1979年因咽喉癌於日本東京去世。

門生

軼事

朝永振一郎也寫過不少科普書,其中《物理学とは何だろうか》獲得1980年由朝日新聞社主辦的大佛次郎賞

2015年3月,日本茨城吾妻日语吾妻 (つくば市)2丁目的中央公園,設置了江崎玲于奈小林誠、朝永振一郎的銅像,以彰顯3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功績[1]

参考资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