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鍾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河东昭靖王朱鍾鏸(1435年—1484年10月23日),[1]明朝晋宪王朱美圭的庶三子,母亲是邵氏。[2]明朝第一代河东王。[3]

生平

正统元年(1436年)四月赐名。[4]正统十二年(1447年)八月,明英宗分别赐朱鍾鏸及其弟朱鍾鋐河东王、太谷王鍍金銀印各一。[5]正统十三年(1448年)正月,英宗遣永康侯徐安等為正使、尚寶司丞凌壽等為副使,持節冊封朱鍾鏸為河東王,[3]朱鍾鋐為太谷王,賜冠服等物。[6]其王府在晉王府東南。[7]

景泰元年(1450年)閏正月,明代宗給朱鍾鏸、朱鍾鋐歲祿各一千石。[8]

景泰三年(1452年)三月,遣西寧侯宋傑、彭城伯張瑾、通政使司右通政湯鼎為正使,吏科給事中張讓、兵科給事中王宣、刑科給事中徐正為副使,持節冊封副指揮張慶的次女為河東王妃。[9]

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戶部奏朱鍾鏸屢次奏稱度日艱難、母亲年老無以奉养,请求將祿米按初封郡王的例子增加,將折色禄米改撥本色,以赡养母亲。明英宗同意其祿米一千石內给本色七百石,其餘折鈔。[10]七月,赐朱鍾鏸、朱鍾鋐菜戶、煤戶各二。朱鍾鏸、朱鍾鋐和博野王朱成鐭、朱成鐭次兄定安王朱成鏻又各自奏歲祿千石內有三百石折鈔,供应不足,請求如朱成鐭兄弟的五叔公襄垣王朱遜燂的例子折支銀布。有司不肯,但英宗復位以後,优容宗室,准奏。[11]

明朝祖训郡王歲祿二千石,後因邊境用糧多,只給千石。英宗復位後,諸王只要陈情,都酌量增加禄米。朱鍾鏸援例请求增加禄米,天顺二年(1458年)四月,英宗命給一千三百石內,其中五百五十石折鈔。[12]

朱鍾鏸為其嫡長子朱奇淮選婚,但教授李恭、典膳李馨得知朱奇淮的未婚妻曾经許配本地人朱氏,劝谏朱鍾鏸,朱鍾鏸不聽。后来朱氏奏發其事,李恭、李馨皆被問罪,后来復職,又即将被調任。朱鍾鏸因而奏称二人曾勸諫且小心慎密,李恭又訓誨自己的儿子们不懈怠,希望留用。成化四年(1468年)二月,明宪宗特别准许朱鍾鏸所請,规定不得引以為例。[13]

成化二十年(1484年)十月,朱鍾鏸薨,朝廷得知,輟朝一日,按制度賜祭葬,谥昭靖。[2][3]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六月,朱奇淮受册袭封。[3][14]

Remove ads

评价

家庭

妻妾

  • 王妃张氏

子孙

  • 嫡长子河东荣安王朱奇淮
  • 次子朱奇泙,天顺八年(1464年)四月赐名
  • 第四子鎮國將軍朱奇浦,天顺八年(1464年)四月赐名[15]
    • 嫡長子輔國將軍朱表檉,弘治元年(1488年)十月赐名,[16]弘治五年(1492年)三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17]
    • 庶五子朱表槩,弘治十年(1497年)八月赐名[18]
  • 嫡五子鎮國將軍朱奇瀚,天顺八年(1464年)四月赐名[15]
    • 嫡次子輔國將軍朱表榲,弘治九年(1496年)正月赐名,[19]弘治十四年(1501年)四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20]
    • 庶三子朱表棫,弘治九年(1496年)正月赐名[19]
    • 庶四子朱表𣖵,弘治十二年(1499年)正月赐名
    • 庶五子朱表櫃,弘治十二年(1499年)正月赐名[21]
    • 庶六子朱表棪,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赐名[22]
  • 第七子镇国将军朱奇漶,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十月赐名,[23]弘治六年(1493年)四月按制度赐诰命冠服[24]
Remove ads

注释及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