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懷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懷光(729年—785年),靺鞨人,本姓朔方節度使[1]

生平

其先徙幽州,以戰功賜姓李氏,累進都虞侯。歷任檢校刑部尚書,寧、慶、邠寧(今陝西彬縣)節度使、朔方節度使,管轄靈州(今寧夏靈武)。建中三年(782年),奉命討魏博鎮田悅

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爆發,唐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隨後,朱泚自稱大秦皇帝,進攻奉天。大將渾瑊力戰不屈,呂希倩戰死,唐德宗向魏縣行營的唐軍告急。懷光和神策軍統帥李晟率領兵馬前來支援,大破之。李懷光是粗人,逢人便說,卢杞趙贊白志貞皆奸佞之徒。卢杞心虛,建議德宗讓懷光“乘胜进取京城,破竹之势,不可失也”,德宗同意,遂令怀光军驻便桥,与李建徽李晟及神策兵马使杨惠元按期同取长安。懷光以千里救駕,竟不能见天子,心生不满,屯驻咸阳,而不进兵,又多次上表,揭露卢杞等人的罪恶。[2]德宗加封懷光為太尉,并賜鐵券,以示信任有加。懷光將鐵券扔於地說:“聖人疑懷光邪?人臣反,賜鐵券,懷光不反,今賜鐵券,是使之反也!”[3]遂起兵叛唐。然而懷光只是一時激忿,非真心反叛,並未與朱泚聯合,而是引軍回朔方节度使根據地河中(今山西永濟西)自保。

李懷光派徐庭光以六千精兵守衛長春宮(今陕西大荔县东),渾瑊駱元光等數次被庭光擊敗,不能前進。當時朝廷財政困難,朝臣建議赦懷光之罪,並派宦官尹元貞去河中撫慰。德宗不許,遂任命河東節度使馬燧為副元帥,前往討伐。[4]马燧在陶城击败李怀光,射杀大将徐伯文,斩首万余级。又分兵與渾瑊會合,進逼長春宮。貞元元年(785年)三月,李懷光手下都虞侯呂鳴岳密謀歸順馬燧,不料事泄,懷光殺之,並屠其全家。馬燧知長春宮難以攻下,決計攻心為上,单骑至长春宫城下,直呼守将徐庭光之名,告以逆顺之理,徐庭光本無反意,當即率眾投降。[5]德宗聞知庭光已降,诏令封庭光為御史大夫。马燧等移军直攻河中,諸將皆降,懷光見大勢已去,自缢身亡,朔方将牛名俊斬其首級,率萬餘名士卒開城出降。馬燧帶兵進城,殺懷光親信閻晏等七人,餘者不再問罪,河中之亂平定。

李怀光之子监察御史李琟杀死二弟李瑗等后自杀,故李怀光无后。德宗赦李怀光妻王氏。又念李怀光旧功,可怜其绝后,赐李怀光外孙燕八八姓李,赐名承绪,授左卫率府胄曹参军,为李怀光后嗣,赐钱一千贯,任其于李怀光墓侧置立庄园,侍养王氏,并备四时享奠之礼。

Remove ads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舊唐書·卷121》,出自刘昫舊唐書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唐書·卷224上》,出自《新唐書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