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振 (五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振(?—923年11月20日),字兴绪,武威郡姑臧人也,後梁政治人物。

生平

李振是唐潞州节度使李抱真的曾孙。在咸通、乾符年間屢次不第,後投靠朱溫,成為其心腹。朱溫劫持昭宗到洛陽後,唐朝朝廷完全落入其手中,李振每自汴入洛,朝中必有貶竄,故唐朝大臣目之為「鴟鴞」。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動下,於滑州白馬驛一夕殺盡左僕射裴樞、新除清海軍節度使獨孤損、右僕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守太保致仕趙崇凝、兵部侍郎王贊等“衣冠清流”三十餘人,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在行凶前,李振對朱溫說:「此輩自謂清流,宜投於黃河,永為濁流。」朱溫笑而從之[1]

朱温篡位稱帝,是為敬翔与李振都深得朱温信任,官至崇政使[2]。乾化二年郢王朱友珪弒朱全忠自立。次年,均王兼大梁留守朱友貞策劃兵變,外戚袁象先率禁軍數千攻入皇宮,朱友珪自殺身亡,朱友貞同時調兵進入洛陽,李振亦為亂兵所傷。朱友貞上台後,協助其奪權的趙岩和國舅张汉杰等人用事,敬翔與李振受到排擠。后梁灭亡后,唐庄宗下诏赦免梁群臣,李振邀敬翔朝见莊宗,敬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乎?”,自殺身亡,雖然李振在唐莊宗面前供認自己的罪惡,不久後也被族誅[3]

Remove ads

評價

  • 敬翔:“李振謬為丈夫耳!朱氏與晉仇讎,我等始同謀畫,致君無狀,今少主伏劍於國門,縱新朝赦罪,何面目入建國門也!”
  • 郭崇韜:“人言李振乃一代奇才,吾今見之,乃常人耳。”
  • 唐莊宗:“屠害宗屬,殺戮朝臣,既寰宇以皆知,在人神而共怒。”
  • 《舊五代史》:“振始有濁流之言,終取赤族之禍,報應之事,固以昭然。”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舊五代史·卷18》,出自薛居正舊五代史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五代史·卷43》,出自歐陽修新五代史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