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永熾
台灣歷史學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永熾(1939年11月28日—),台灣台中市石岡區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研究;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已於2005年退休。長期致力於日本歷史、文化、社會等相關研究,亦譯有多本日文重要著作。1981年,曾擔任遠景版「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翻譯之一。
![]() |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18年2月19日) |
其妻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名譽教授方瑜[4],其長女李衣雲則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除醉心學術研究外,1980年代開始亦積極參與台灣解嚴後的社會運動暨政治改革運動,曾任台灣教授協會創會成員、建國黨發言人與決策委員、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總統府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主任、國策顧問等職務[5][6]。
2019年5月,由李永熾口述、李衣雲撰寫的傳記《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在歷經八年的準備與書寫後終於出版。由於該書的出版,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知曉李永熾在台灣對日本文化推廣與學術研究的貢獻,於2022年4月授與外國人的「旭日中綬章」,表達其長年對日台關係的貢獻。[7]
Remove ads
文學風格
李永熾創作文類以論述為主,兼及散文、傳記及兒童文學。精研日本歷史與文化達,善於以精神史的視角,透過文學與思想,展露日本社會的心靈世界與獨特結構,並對於日本文化有詳細的專論,提供日本研究者重要的參考。[6]1991年,以《徒然集》上、下、續三集榮獲巫永福評論獎。[8]
重要著作
Remove ads
重要譯作
Remove ads
兒童暨青少年讀物
Remove ads
推理小說(譯作)
Remove ads
荣誉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