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肇 (後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肇(876年—945年),汝陰[1]五代十国後唐後蜀政治人物。

李肇的父親李璋唐朝神策兵馬使;他自少有智勇,跟隨父親征討,曾為宣武軍補左建牙都頭,後在後唐擔任陝虢馬步軍都指揮使[2][1]

唐莊宗李存勗平定後梁,當時宣武军隸屬李存勗的河東;蜀高祖孟知祥為北京留守,對李肇待遇不錯。同光三年(925年),李肇跟隨魏王李繼岌遠征前蜀;班師回朝時隨康延孝廣漢叛變[3][4]。康延孝在漢州敗亡,孟知祥親自釋放被俘虜的李肇,給他署任牙内馬步都指揮使,不久奏授嘉州刺史[5][6]

長興元年(930年),孟知祥联合东川节度使董璋反唐,派李仁罕遂州困住武信军节度使夏魯奇[7];而後唐攻破劍門,孟知祥命李肇領兵據守劍州普安,並告誡他連夜趕路,不須害怕唐軍。到達劍州,他屯兵河橋,其時後唐騎兵沖擊戰陣;李肇埋伏的弩机手立刻發射,令唐騎軍隊不敢前進,引兵退去。他亦因功改封漢州刺史,駐守緜谷[8][9]

不久,李肇回到成都,昭武留後趙廷隱再三讓位給他,於是孟知祥命令他代守昭武留後[10]。長興三年(932年),董璋與孟知祥反目,趁攻打成都時寫信派使送給李肇陳述利害。李肇不識字,擲在地下說:「不過叫我反叛而已!」於是囚禁使節自保,到董璋敗亡,就殺死使節獻給孟知祥[11][12]

長興四年(933年),孟知祥墨敕李肇擔任昭武軍節度使唐明宗李嗣源得知後批准;不久兼任奉鑾肅衛都指揮使和檢校太保、利州節度使[13][14]。蜀後主孟昶繼位,李肇加兼侍中,但他恃著自己是先朝功臣不入朝,留在漢州十幾天和親戚一起吃酒饭,之後以腳病为由拄拐杖不拜見後主[15]。孟昶誅殺李仁罕後,李肇丢开拐杖向孟昶下拜。孟昶開始對他不滿,臣下則以李肇傲慢要求懲罰他;於是孟昶一氣之下罷去他的軍權,改封太子少傅[16][17]。之後李肇致仕,被安置邛州,鬱不得志,到廣政八年(945年)去世,虛歲七十[18]

Remove ads

引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