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鍌

中華民國文字學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鍌[註 1](1927年5月14日—2023年8月26日),字爽秋福建福州[6]中華民國文字學家、語言學家教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任。生平致力於整理國字及推廣儒學文化,著有《昭明文選通假字考》、《孝經疏證》、《修定重編國語辭典》、《異體字字典》和《閩南語字彙》等。2010年獲中華民國教育部頒發教育文化專業獎章。[7][8]

事实速览 李鍌, 性别 ...
Remove ads

生平

李鍌出生於閩侯縣縣城(後為福州市),自幼由母親撫養,生活艱辛。民國37年(1948年),李鍌自福建省立林森師範學校肄業,參加中國青年軍。民國40年(1951年)考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國文系,在校表現優異,畢業時以第一名的成績分派至臺灣省立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任教。兩年後,進入臺師大國文研究所深造,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國文系主任和訓導長。[9][10]

在擔任臺師大國文系主任期間,李鍌提高招收外籍留華學生的比例,增加和外國大學合作的機會,接受教育部委託研訂「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民國66年(1977年),李鍌從師大退休。[7]

李鍌擔任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計十五年,參與字辭典編輯、語文標準研訂、標點符號部首手冊等重要工作[11],之後回到師大任國文系兼任教授[12]

2007年駁斥教育部長杜正勝所言「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的說法,主張用好成語。[13]李鍌反對漢字拼音化,堅持教育應使用正體字,認為簡化漢字存在不少弊端。[14]

Remove ads

榮譽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七屆傑出校友(2007年)[12]
  •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文化專業獎章(2010年)[7]

參見

備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